阅见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探究——评《中国乡村现代演进》

    2025-04-10 10:24:50

王文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一个重要命题。陈文胜教授新著《中国乡村现代演进》对这一命题作了深入研究,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探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方法,研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转型的基本理论、方向与现实途径,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探索构建相关制度框架,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对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同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历史性解决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面临的绝对贫困问题,让亿万贫困农民同步迈入了小康,创造了世界奇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推进乡村振兴成为让全体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该书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制度逻辑四个维度,分析两大战略的由来、依据、动力、趋向、体制机制等,探讨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实践目标与路径,是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深入阐释。

基于新视野的关于两大战略衔接的理论探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形成、发展、演进,需要适应中国国情、依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般规律,遵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脱离了这三大情景,这两大战略就失去了根基与方向。该书突破了“就衔接谈衔接”“就乡村谈乡村”的一般性研究视域,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社会转型、城乡关系、大国小农的国情视角,探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动力、现实基础、战略目标、路径选择,这是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的深入探究、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对衔接方向的准确把握,赋予了乡村振兴研究更加宽广的理论维度。

遵循新要求的关于两大战略衔接实践的深思。“真正的挑战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正如该书前言指出的,这种转换“既是对政策制定的考验,也是对理论研究的挑战”。该书从发展理念、实现路径、发展动力、体制机制、政策体系上对两大战略的衔接,以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转型的实践道路作了全面深入分析。尤其是以“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以及湖南省内唯一乡村振兴示范市——长沙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开展了案例研究,为两大战略有效衔接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实践经验,从而有效应答了从理论到实践转换的难题,使得该书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特征。

面向新征程的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制度考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质,就是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该书基于对大国小农的区域差异性、区域发展模式与路径多样性的现实把握,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方案,在整体层面与区域层面将现实、趋势、政策结合起来,提出建立健全基础性制度体系、差异性政策体系和多维度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战略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路径的多样性相结合、国家整体制度安排与地方因地制宜探索相结合,这正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所需要的科学制度支撑。显然,这一研究可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都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需要从理论上理清方方面面关系,准确把握宏观趋势和现实条件,形成科学判断,为实践提供有效指引,因此著成这么一部书的难度可想而知。该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既有学界研究成果的重要补充,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重要著作,值得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细读深思。

(作者系民盟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