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0 15:20: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0日讯(通讯员 徐钢)“我们今年重点培育‘六月黄’(童子蟹),从目前长势来看,最迟5月中旬就可上市。”4月10日上午,益阳市大通湖区大闸蟹养殖户袁征兵开心地说。
蟹农正在给蟹苗“搬家”。徐钢 摄
在袁征兵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在对已经完成第一次蜕壳的大闸蟹分塘“搬家”。蟹苗投放时,一次性投放了65000公斤幼苗。随着大闸蟹个体增大,密度太大势必会影响大闸蟹的生长,所以每年的4月份,必须对大闸蟹苗进行分塘,而且要公母分养。这样既能保证大闸蟹的个体和品质,也能为“六月黄”上市提供良好的蟹源。
蟹农正在分拣蟹苗。徐钢 摄
据了解,大通湖大闸蟹“六月黄”的培育已经实施了3年。从运营来看,“六月黄”由于价格适宜、口感好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再加上江浙沪等地的“六月黄”由于气温和长途运输的原因,很难满足“两湖”“两广”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给大通湖的“六月黄”带来了较好商机。
“‘六月黄’从5月中旬上市后,养殖户可在投资3个月内收回一部分生产成本,加快了资金回流。另外也把食客们品尝大闸蟹的时间大大延长,这对于大通湖大闸蟹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发展绝对有着积极的作用。”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说。
责编:宋姗姗
一审:雷鸿涛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