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15:38:27
最近气温回升
你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
想到户外钓钓鱼、玩玩水?
别急!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醒
外出玩水需谨防感染
血吸虫病
本周(4月7日至13日)是第二个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人畜如果接触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只需短短10秒,尾蚴就会迅速从皮肤钻入体内导致感染。
血吸虫生活史(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所有流行区均以省为单位达到传播阻断或消除标准,86.22%(388/450)的流行县已达到消除标准。然而,由于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分布广泛、野生动物传染源无法根除,在部分流行区仍存在传播风险。为降低感染风险,在有钉螺孳生的环境从事农业生产、捕鱼捞虾等活动时,仍需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避免接触疫水、使用防护装备等。
血吸虫≠吸血虫
吸血虫:人们常说的吸血虫指的是水蛭,又称蚂蟥,是一种以吸血或食腐肉为生的体外寄生虫。吸血虫主要生活在水田、河流、稻田、湖沼、沟渠等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种类很多。
血吸虫: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又称裂体吸虫。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7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和几内亚血吸虫。
感染血吸虫后有哪些症状?
感染血吸虫后1小时至2天内,接触疫水部位皮肤可出现刺痛样感觉,继而出现丘疹和搔痒。反复感染者常奇痒难忍,有时出现风疹块。丘疹和搔痒持续1~5天后可自行消退。
感染血吸虫1~5天可有咳嗽(易误为感冒),反复感染者肺部症状较严重。感染1个月后可出现发热、肝区压痛、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等急性血吸虫病症状(最早2周可出现急性症状)。
慢性血吸虫病可有肝脾肿大、慢性腹泻等。妇女感染血吸虫后可发生不育、孕妇可发生流产等。晚期血吸虫病可有肝脾肿大、腹水、呼吸困难、上消化道出血、下肢水肿、腹痛、腹泻、便秘等,患者会变得骨瘦如柴、肚大如鼓,因此该病也被称为“大肚子病”。流行区可见血吸虫病侏儒。
医生也同时提醒:血吸虫感染后不一定立即出现明显症状,部分感染者甚至长期无症状,但仍可能造成慢性损害。血吸虫感染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
血吸虫病如何防治?
目前没有可以有效预防血吸虫感染的疫苗或口服药物,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办法是不接触疫水,尤其是在流行区不要赤脚下水、戏水或游泳。
如不可避免要接触疫水时,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蚴霜(一种防止血吸虫感染的防护霜剂);
(2)穿戴长筒胶靴、橡胶手套等;
(3)接触疫水后7天口服青蒿琥酯片或蒿甲醚胶囊(具体口服剂量等事项请咨询医生);
(4)不随地大小便、不施用新鲜粪便、不到有螺区戏水、不在有螺区放牧;
(5)赴血吸虫病流行区工作、学习、旅游等需提前了解前往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做好防护药品、用具等准备工作;
(6)如见血防警示牌则应避免进入高危区;
(7)如遇血防人员劝导则应服从配合。
(来源:科普湖南)
责编:伍芳芳
一审:伍芳芳
二审:姚瑶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