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合伙人·学长创客厅④丨柴语心:以“莲田金鳖”生态养殖玩转乡村振兴

刘欣宇 蒋雅玲 张煜雯 唐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0 13:29:36

【创客简介】

柴语心,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22级学生,莲田金鳖创新项目负责人。她曾获校“综合一等奖学金”“创新创业先进个人”等40多项荣誉。由她率领的团队,创建“莲鳖共养”的生态模式,斩获省级“挑战杯”金奖、“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二等奖,并成功立下了国家级大创项目。其事迹突出,曾登上芒果TV《创业开放麦》分享创业故事、参与共青团湖南省委“理XIANG青年”宣讲会。目前,其团队已与两家公司达成深度合作。

【学姐“创课”】

生物专业出身的柴语心,紧握本省对大学生创业支持这一强劲东风,发现创新这一“金钥匙”,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以“莲鳖共养”模式蹚出生态农业新路径。她将专业所学转化为田间实践,让荷叶田田与鳖甲潜游形成生物共生链,破解传统种养难题。

莲田养出“黄金甲”,这套生态组合拳打得真透亮

职业养鳖并不少有,而柴语心的养鳖之路,脱颖于湘莲与湘潭特色甲鱼擦出的火花,这缘分还得从2023年柴语心加入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成立的湖南省湘莲产业研究院说起。在研究院,柴语心天天跟湘莲打交道,发现历史悠久、用途广泛、曾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的湘莲,现在却面临品种退化、病害严重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尤其苦福寿螺咬食嫩杆而腰折久矣。正苦恼中,她听导师邓述东教授提到,湘潭有一种品质优良的特色中华鳖品种——射埠甲鱼,喜食动物性饵料,如蝇蛆、螺蚌肉等,可以考虑组建莲鳖CP,将甲鱼与湘莲共养,不仅能有效改善莲池水体环境,防治莲花根系腐败病,减少福寿螺对莲花的危害,而且能提高甲鱼品质,实现莲类、甲鱼产品双增收。柴语心顿时心动神驰,拍案叫绝“让射埠甲鱼当莲田'清洁工',这个主意太赞了!”

柴语心在“理XIANG青年”宣讲会分享创业故事

心动不如行动,当别的同学还在为项目可行性争论得面红耳赤时,柴语心当机立断,已经撸起袖子开始干,从实验室走向田间,把导师灵光一闪的金点子,变成田间地头实实在在的致富经!

就这样,“莲田金鳖”模式横空出世!这个绿色农业创新方案玩转“一水两用”——同一片水域既种湘莲又养甲鱼;实现“一田双收”——莲蓬和甲鱼双重创收。柴语心最满意“莲田金鳖”项目的生态环保特性,莲池为甲鱼提供良好的栖息和繁殖场所,甲鱼的粪便又可为莲田增肥。她说:“我们的莲鳖养殖全过程纯天然无污染,既不投喂饲料,也不施化肥,由此养出的鳖较市面上的个体营养更丰富,也更壮实凶猛。”

项目取名“莲田金鳖”,寓意着通过养殖莲鳖为农田赋能,使农民增收。柴语心介绍说,“通过生态循环种养技术,我们让每亩田的产值直接翻倍,真正把农田变成了'聚宝盆'!”

这个项目让同专业的学弟学妹们佩服不已,感慨到:"这套'莲鳖CP'的种养模式简直太会玩了!甲鱼负责打工(吃害虫),湘莲负责貌美如花,它们配合得就像最佳拍档。从研发到养殖,从加工到带货,‘莲田金鳖’打通了整条产业链,让农田自己就能'造血'——科学种田+生态循环=赚钱又环保,这才是现代农业振兴乡村的正确打开方式!"

黑科技取经路上披荆斩棘,这场田间升级战打得太漂亮

2022 年高考后,柴语心怀着用知识反哺农业、建设家乡的希望,毅然选择以高中时的文科生身份转而迈向大学中的生物工程专业。面对自己理工科知识零基础的超大挑战,她披星戴月,勤奋苦学,最终以优异的综合成绩跃居专业前三,成功跨越前行路上的学业障碍。

大一时,柴语心抱着实验笔记本兴冲冲加入"莲鳖共养"项目,没想到第一次下田就遭遇“三重暴击”——刚走近池塘就被浓重的腥臭味熏得直捂鼻子;弯腰查看莲苗时,一只暴躁的甲鱼突然窜出水面,差点咬住她的小辫子;更别说晚上住在临时板房里,被蚊虫“围攻”得满腿是包。这个身高不到1米6的姑娘,穿着大两号的防水裤在泥地里踉踉跄跄,活像只“笨拙的小企鹅”。

柴语心在莲鳖养殖基地

刚步入创业阶段,柴语心就遇到了两个"拦路虎":钱和技术。跑银行申请贷款,人家一看是大学生创业就直接摇头;找投资人谈合作,对方一听是农业项目就直摆手。就在团队快要揭不开锅的时候,学校的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像及时雨一样来了,湖南省的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也雪中送炭。这个倔强的浙江妹子没被困难吓倒,白天带着商业计划书到处"刷脸"拉合作,晚上熬夜准备创新创业大赛,硬是靠着一股子韧劲,给团队"化缘"来了第一桶金。

农业技术研发创新可烧脑了,而且考验耐心,它就像种地一样,急不得也快不来。好在学校和学院特别给力,带着这帮年轻人到处"取经"——去农业示范基地偷师学艺,参加行业大咖的分享会,甚至还闯进了几个高端学术论坛。靠着这些“外挂”,团队不仅get到了最新农业黑科技,还抱上了几位专家的大腿。就这样边学边改,柴语心团队的"莲鳖共养"技术不断优化,日益成熟。

刚开始下乡推广"莲鳖共养"时,柴语心可没少碰钉子。老乡们一听是大学生来教种莲,直接摆手:"丫头片子懂啥养甲鱼?"有的甚至门都不让进。但这个小姑娘倔得很,带着团队天天往村里跑,裤腿沾满泥巴也不在乎。后来在导师邓述东的牵线搭桥下,他们先说服了几家养鳖大户试水。等第一批莲田丰收,甲鱼卖出好价钱,原先那些闭门谢客的农户反而主动找上门来讨教。就这样,柴语心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让老乡们从"不信"变成了"真香"!

产学研深度融合联手捞金,这波生态致富经念得够响亮

通过科研选育优良品种、变废田废池为莲鳖养殖基地、沟通企业实现农产品直销,柴语心和她的团队踏响产学研相结合的时代浪潮。

柴语心介绍,"莲田金鳖"采用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了田、莲、鳖三者的绿色循环。与传统单一湘莲种植相比,这种模式每亩可为农户增收数万元。

截至目前,32户农户跟着柴语心的团队一起干,平均每户年增收达1.74万元。在科研创新方面,团队已建立起165亩莲鳖科研示范基地,养殖甲鱼数量超过3000只。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湘莲产量提升,甲鱼的品质和口感也得到显著改善。更幸运的是,在导师牵线搭桥下,柴语心结识了湘潭养鳖界的“老江湖”——湘潭顺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谈櫂纶家庭农场。两家企业一看这姑娘是实打实干事的,立马拍板合作,让“学生娃”的创业项目直接升级成“产学研一条龙”!

未来,柴语心早就在心里画好了蓝图——她要把“莲田金鳖”这套玩法从湘潭推广到长沙,甚至更远的地方,让更多农户跟着赚到钱!“不仅要扩大养殖规模,我还打算带着甲鱼‘杀’进餐饮界,跟饭店、生鲜平台谈合作,让这些‘莲田健身达人’游上更多人的餐桌。”

"我们不仅是在养鳖,更是在书写乡村振兴的新故事。"柴语心眼睛亮晶晶地说。这个扎根田埂的姑娘决心继续当好“新农人”,用青春和科技浇灌家乡的土地,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支持,贡献更多的力量,还要把"莲田金鳖"的种子撒向五湖四海,让生态农业在神州沃野遍地生根!

【寄语学弟学妹】

寄语青年学生——

花若盛开,清风自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青春合伙人”项目组&湖南科技大学 联合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朱晓华 周杨

文/刘欣宇 蒋雅玲 张煜雯 唐艺

指导老师/王超群

责编:姚懿轩

一审:姚懿轩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