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锻造“消费尖兵”——长沙新消费观察系列之二@湖南日报特稿

王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1 06:25:46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11日07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一只小龙虾,唤醒上世纪80年代的市井记忆;

一杯奶茶,承载国风美学的年轻化表达;

一包零食,让忙碌的日常邂逅惬意的时光;

一张面膜,凝聚科技对传统美妆的重构;

一个充电宝,彰显长沙全球化的产品力……

在“提振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当下,长沙这座千年古城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孕育出一批现象级新消费品牌。

文和友、茶颜悦色、鸣鸣很忙、水羊股份、安克创新——这五大品牌被喻为长沙新消费“五小虎”,不仅是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靓丽名片,更以“文化+科技+生态”的创新组合拳,为中国消费升级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城市样本。

它们的崛起,既是对传统消费逻辑的颠覆,也是以“创新驱动”塑造消费品牌价值的生动诠释。

探究根源,我们不禁要问,何以长沙?长沙何以?

从文化中汲取营养,市井消费符号蝶变全球风尚

创新源自何处?在星城“爱玩敢花”的城市气质里,长沙消费品牌的创新核心,在于将湖湘文化巧妙转化为可体验可感受的消费符号。

“品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这句品牌传播界的深度共识,与长沙文和友的成功路径高度契合。

生于长沙的文宾,自幼浸润于市井烟火与街头美食之中。2011年,22岁的他创立了“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并将品牌命名为“文和友”,字面意思就是“文宾和他的朋友们”,象征着对市井人情关系的珍视。

文和友的成功不难理解,同样是吃小龙虾,在文和友吃的是独特的情景体验。

斑驳的霓虹灯、老式理发店、街边录像厅、甚至空中缆车……其打造的并非单纯餐饮空间,而是一个“沉浸式文化场景”。通过复刻上世纪80年代的老长沙街巷,文和友运用“废墟美学”的视觉与空间叙事,成功唤起了一代人的怀旧情结。

“这里吃的是小龙虾,品的是老长沙的魂。”这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文和友日均翻台率高达8次,年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成为当之无愧的“现象级城市IP”。

同样备受瞩目的品牌茶颜悦色,也成了长沙令人“念念不忘”的新标志。

茶颜悦色的成功也很好理解,同样是一杯奶茶,捧在手中的茶颜悦色则是深厚的传统文化。

自创立之初,其品牌塑造就瞄准了“中国风”赛道,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结合。创始人吕良凭借汉语言文学背景,把古典美学融入品牌基因。比如“声声乌龙”“筝筝纸鸢”等产品命名源自诗词,包装设计采用故宫IP授权的名画元素,无一不精准击中当代年轻群体对国潮文化的认同感。

茶颜悦色不仅停留在视觉层面的文化输出,其低价高质的策略,以及“永久求偿权”(消费者对饮品不满意可无条件重做)的“flag”,更是让品牌成功出圈。不少外地游客甚至愿意坐着高铁、打个“飞的”专程来到长沙,只为喝上一杯茶颜悦色。

文化符号的现代演绎、跨界融合的破圈尝试、性价比与高复购率……不只是文和友、茶颜悦色,在长沙,墨茉点心局与长沙民艺馆合作,将传统点心与手工艺展示结合;黑色经典推出臭豆腐汉堡、剁椒芝士烧等“黑暗料理”,以猎奇玩法激活传统小吃;鸣鸣很忙开设“纯辣”主题门店,细分消费场景,满足湖南胃的口味偏好。

一个又一个新消费品牌在长沙破土而出,精准捕捉Z世代对“体验感、个性化、社交化”的需求,通过构建深度共鸣的情感链接,既契合年轻人消费能力,又以高频消费建立起了品牌忠诚度。

从科技中挖掘潜能,硬核创新驱动产品风靡世界

长沙新消费创新的可持续性,还源于构建了“技术+资本+政策”的创新生态链。

一包零食能有什么科技含量?但鸣鸣很忙却掀起了一场社区化布局的“零食革命”。

通过“薄利多销+社区门店”策略,其用7年时间拓展了15000家门店,年接待消费者达16亿人次,并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零食溯源,将民生消费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无疑是长沙新消费品牌自我赋能的强劲动力。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水羊智能制造产业园。周水生 摄

一罐“御泥坊”泥膜,人们可能很难感知其科技含量,但它出色的功效就隐藏在科技创新中。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在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000名消费者选择水羊股份制造的贴式面膜,同时也有超过1000名消费者正在使用它的泥浆面膜。

“美丽经济”的迅速崛起,让以泥膜起家的水羊股份乘势而上,通过数字化研发、柔性供应链和全域营销,转型为“研产销一体化”平台。其投资14亿元打造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拥有全自动无人产线、十大品类研发中心,累计专利超400项,还参与制定了2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出圈的还有一个“充电宝”。你可能想不到,外国政要在全球直播连线中使用的充电宝,就来自长沙本土企业安克创新。正如企业名所示,“安克”一直在用创新强化其产品力。

针对充电线易损问题,安克创新推出抗拉强度极高的“拉车线”,并率先将氮化镓技术应用于充电器,实现体积缩小49%以上,引领行业技术迭代升级。

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中,安克创新2022-2024年累计投入超40亿元,用1902项专利构筑起技术护城河,也成功塑造了“技术领先”的品牌认知。

从洞察需求到定义标准,安克创新构建了“需求发现-技术迭代-体验再造”的价值闭环,其产品不仅满足用户期待,更持续超越市场想象。这种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成长模式,正在重塑中国消费电子品牌的全球竞争力,让“长沙智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从共生中汇聚能量,城市创新生态孕育新消费奇迹

电影《大腕》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句黑色幽默,二十年过去依然令人会心一笑。这句经典台词的持久魅力,恰恰折射出消费升级的核心矛盾——当代消费者既追求品质卓越,又渴望价值认同。

破解这道消费命题,长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这里,新消费品牌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中茁壮成长。

政府前瞻性布局新消费。出台《创建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意见》绘制发展蓝图,30亿元产业母基金精准灌溉,新消费研究院提供智力加持。

资本市场则形成“接力投资”机制。从本土基金孵化文和友,到顺为资本加持茶颜悦色,再到IDG投资安克创新,构建起完整的资本赋能链条。

这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本助推”的协同模式,犹如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让新消费品牌得以茁壮成长。

长沙新消费“五小虎”的强势崛起,更与这座城市独特的“青年友好”基因密不可分。凭借“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吸引力,长沙近十年新增的300万人口中80%是青年才俊,形成了人才聚集与消费创新的良性循环。

尽管成绩亮眼,但前行之路并非坦途,长沙新消费仍面临诸多新挑战。比如,异地发展水土不服,技术迭代压力增大,逆全球化浪潮冲击等。

发展的问题总是在发展中解决,长沙已然探寻到了破局的密匙——“文化自信+科技创新+生态赋能”。通过始终聚焦并高效解决消费者痛点,为消费者打造极具差异化的体验,长沙新消费得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强劲的发展劲头,虎虎生风。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