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家”的定义!天心区人居环境再提升@湖南日报

张福芳 肖 君 廖 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1 06:27:45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11日07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福芳 通讯员  肖 君 廖 尹

4月初,看着长沙锌厂宿舍区一栋栋危旧建筑倒栋,天心区金盆岭街道夏家冲社区党委书记龙沁一颗悬着的心开始放下。

“以前只要听到消防车声音响起,就会跟着跑,生怕是长沙锌厂哪一栋着火了,手机更是24小时不敢关机,现在这种担忧终于要卸下了。”龙沁无比感慨地说。

长沙锌厂宿舍区今年1月4日启动签约,仅用9天时间,278户私房实现100%签约,刷新了长沙棚改新速度。不久之后,该项目将进行招拍挂,实现当年征拆、当年挂牌、当年预售,整个片区也将迎来新生。

发生蝶变的不仅是长沙锌厂宿舍区,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目标,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屋改造、城中村改造、重点片区城市更新等,让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在“老地方”过上了“新生活”。

“统筹重建”后的沙湖馨苑。(金盆岭街道供图)

工业“锈带”的涅槃重生

站在有着70多年历史的长沙锌厂宿舍区,笔者有种时空交错的恍惚。

圆形的钢筋水泥蓄水池高耸入云,红砖砌就的2层砖木结构建筑,院内绿树成荫,有着厚重的年代感。

进入房内,却是另外一番光景。昏暗、狭小、斑驳,木制楼梯不少已经腐朽,被钉上了铁皮,沙石伴着草屑的墙体一块块剥落后又掉下来,不少楼栋共用厨房和厕所,一些楼栋甚至连厕所都没有,得去外面上公厕,还有一栋因为老旧线路起火而部分烧毁无法居住。

这些“病入膏肓”的老房子,大多线路老化、管道破损、房屋漏水、墙体开裂、消防安全隐患突出,不仅居住体验极差,还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身处低矮破旧楼房,仰望周围高楼大厦,期盼能“出棚进楼”,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成了居民最朴素的梦想。

长沙锌厂宿舍区改造项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4年8月,天心区正式启动长沙锌厂及周边地块棚改项目,“住有宜居”“住有优居”的安居梦照进现实。

今年1月3日,金盆岭街道组织召开长沙锌厂及周边地块征收项目情况说明会,向广大居民群众公布启动项目签约的好消息。会议一结束,90岁的张桂根老人拄着拐杖第一时间赶到签约现场,毫不犹豫地在征迁补偿协议上签下姓名按下手印,成为该项目第一户签约的居民。

4月初,长沙锌厂宿舍区的居民已搬离,正在进行倒栋,土地招拍挂等工作也有条不紊推进中,有望于4月下旬挂网招商。

据了解,2025年,天心区还将全力推进下碧湘、新开铺、赤岭片区等成熟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水利水电、先锋等4个更新片区作为预备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城市体检、方案编制、立项等前期工作。

危房改造的民生时速

在沙湖村,5栋崭新的高品质现代住宅楼矗立,沙湖馨苑四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小区内草地、绿植拔节生长,架空层、户外庭院干净整洁,车道、人行道宽敞靓丽。

沙湖村对比图

谁能想到,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长沙安全隐患最大的自建房片区之一。160多栋房屋,层数1至8层不等,挨挨挤挤成“握手楼”。八成以上房屋面积为违法加建,行走在仅够一人通过的小巷,抬头满目飞线,不见天日。

一年多时间,一场无先例可循的“统筹重建”战役在天心区金盆岭街道沙湖村片区打响。“统筹重建”,是天心区在城市建设中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全省自建房专项整治的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其具体做法得到了省住建厅的认可与推介,为城市更新中的危楼旧楼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

今年2月初,不少老住户参观了即将回迁的新房,感慨不已,“房子真漂亮。”

在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作中,天心区严格按照“危房不住人,人不进危房”“经营不带险,带险不经营”要求,全面关停涉经营性危门店、D级危房住户全部撤离腾空。并创造性推出统筹重建模式,制定D级危房应急处置拆除流程、重建参建单位委托办法、手续简化办法等,系统性解决安全环境、生活配套等问题。

2024年,天心区危房改造市级计划共157处,涉及226户。目前,已完工152处、221户,正在建设的5处、5户。

老旧小区的逆生长

走进天心区裕南街街道宝塔山社区书苑花园小区,崭新的墙面、整洁的地面、楼顶的防水全覆盖、楼栋的落水管全新升级、完善的设施等无不“诉说”着这里的变化。

“在改造中我们还引进了智慧停车、智能充电桩,有效缓解了停车难,减少了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书苑花园自治小组组长肖桂香看着井然有序的小区说。

书苑花园小区始建于1999年,由8栋零散楼栋组成,属于典型老旧小区,常住居民500余户,没有物业管理,常年停车难、设施差、无人管等投诉不断。

2024年7月,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项目正式入场,在小区自治小组全力配合下,该小区实现了从“问题小区”到“幸福花园”的蜕变。

赤岭路街道公交小区、文源街道铁四院小区、青园街道电视机厂宿舍小区……近年来,天心区犹如一位神奇魔术师,将一个个老旧小区变得熠熠生辉。

提质后的兴汝金城小区

仅2024年,全区就铺排102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房屋400栋、17578户。目前,第一批43个小区已完成建设,增补的59个小区,正在加速推进中。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还积极发动群众出资加装电梯、更新水电等,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整体效果。同时,坚持建管并重,发挥社区、党小组长、楼栋组长、志愿者等合力作用,加强开放式小区的建后管理。

从长沙锌厂棚改的“大刀阔斧”到沙湖村危改的“精准拆弹”,再到老旧小区改造的“微创手术”,三种模式折射出天心城市更新的理念之变:不再执着于推倒重建的“物理更新”,而是转向提高安全韧性、激活社群的“有机更新”。

湘江东岸人居环境提质

在天心区人居环境提质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应有的温度——那些在协商中打磨的改造方案、在废墟上重生的社区记忆、在图纸外生长的人情温度,共同编织成老城区最动人的风景线。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