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测海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1 09:16:24
文/蔡测海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是看见,音,是听见。人间苦难,看见了,听见了,生慈悲心,施援救赎。
读向午平的长篇报告文学《让黑白绽放色彩》,让人心生慈爱,这是一部慈爱之书,一次关于救赎,关于养育,关于成长的书写。一次关于黑与白的解读。黑,是黑暗。白,是无凭据。黑白,是大困境。一群孤儿,衣食无着落,情感无依归,童年如长夜;他们如武陵山群山中的野生植物,自生,或于生,或于没。这些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孩子,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概有数千人。
关于孤儿的故事,古今中外甚多。孤儿最好的运气,是家境好的人家领养,遇上贵人,前途光明。我所知的大规模集体养育孤儿的,有延安保幼院,我女儿画过一幅油画,就是延安保幼院。有电视纪录片《国家的孩子》,讲的是内蒙古善良的牧民人家收留内地孩子的故事,很是感人。
湘西,这数千名孤儿,他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向午平在书中有记。201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视察,调研,开启了全国精准扶贫模式。2014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主动作为,开启了孤儿集中养育体系的慈爱园模式。2015年8月,湘西州慈爱园成立,到2020年湘西市县成立了8所慈爱园。这种集中养育孤儿的慈爱园模式,是国内首创,得到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新闻媒体的关注和赞扬。
一天,向午平参加湘西州慈爱园的升旗仪式,他第一次走进慈爱园,接触到从园长到老师,还有围上来的孩子们,听到一些故事片断,他动了写一本书的念头。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孩子,都有故事。这里是慈爱的场,慈悲和爱心,像阳光一样,让群山花开,大地增色。让人心生长慈悲和大爱。
午平是个做事很踏实的人,他跑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几十个人,记了厚厚几本采访笔记,写一本书已是胸有成竹。这个时候,他告诉我,他要写慈爱园的书,写湘西慈爱园集中养育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故事,写他们,写养育他们的人,写人心,写救助,写一群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命运。我说好啊,要有这样一本书。有写扶贫的书,写希望小学的书,这样集中养育孤儿的书不见有人写。湘西州率先创办慈爱园,启动集中养育孤儿的模式,政府和社会一起发力,伸出援手,行大善,弘扬大爱,值得写一本大书。你作为湘西作家,又是湘西州文联主席,也有这个责任。你要有什么困难,给省作家协会写个报告,会得到很好的支持。我后来也将他的创作报告转给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胡革平、省作家协会主席汤素兰,也对另外两位副主席讲了,他们都很支持,这对午平写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是很大的鼓励。午平正式向省作协报告创作计划,得到了省作协的重点扶持。
响鼓不要重棰,快马不要鞭催。他是州文联主席,事务性的工作多,要写这样一部纪实性的书不容易。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没再问他写书的事,对他的了解,他要做的事,一定会成。
他终于拿出书稿,同出版社谈好出书的事,湘西州慈善总会也大力支持出书事宜。他拿了书稿找我,要我作序。我说,我不是写纪实文学的,怕写不好,影响新书形象。午平说,你对我,对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很了解,你来写序很合适。恭敬不如从命,湘西人,湘西事,湘西书,就写几句吧。
接下《让黑白绽放色彩》文稿,在湘西大山中一处小院落里慢慢读,有释然,有惦记,有联想,更多的是感动。我教过山村小学,教过启蒙的孩子。山区的孩子,抽形能力需经过艰难的耐心的教育,他们才能写字,算数。而慈爱园的孩子,是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除了抽象力差,性格上也缺失一些东西,他们缺伴、缺爱。对这群孩子,要养,要育,养育教育,难上加难。慈爱园的老师们讲,我们缺钱,不缺爱。他们赤诚的爱心,养育了一群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湘西州慈爱园,市县级八所慈爱园养育了几千孩子,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慈爱园的孩子,有的读了研究生,上了大学,多数上职业教育学校,也有的成为军人、教师,还有的成为慈爱园的工作人员,接力大爱。
慈爱,改变了一群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命运。其间,那些感人的故事,那些可爱可亲可敬的人,午平书中都有详细叙述,读者可慢慢读,慢慢体味。有困境,也有援手。孤儿,孤独无援。慈爱园伸出援手,养成人,教成材,育慈爱之心。慈爱园,是养育,也是传承。
这正是《让黑白绽放色彩》的大义。
责编:黄馨怡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