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见《渔翁》:欸乃一声山水绿

郭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1 11:23:51

《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是其在永州期间的代表作。唐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永州,理想抱负破灭,内心承受着沉重打击。在永州的岁月里,他将一腔幽愤寄托于异乡山水,创作了诸多佳作,《渔翁》便是其中之一。

诗的开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描绘出渔翁夜宿西山,清晨汲水燃竹的画面。西岩,即永州西山,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曾对其高峻之景有过精彩描述。“清湘” 凸显了湘水清澈的特点,而楚竹则点明地域特色。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勾勒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山水图,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基调。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堪称神来之笔。清晨,烟雾消散,太阳初升,却不见渔翁身影,忽然一声桨声传来,山水瞬间变得翠绿。这两句打破常规逻辑,将自然景色与渔翁行踪交错展现。“烟销日出” 与 “不见人” 本无必然联系,却巧妙唤起读者的想象,强化了日出瞬间的动态感。

而 “欸乃一声” 与 “山水绿” 的奇特关联,更是赋予 “绿” 字以动态与疾速感,生动地展现出日出时的奇妙景象。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日出之后,画面愈发开阔。渔船已行至中流,回首望去,山巅白云无心地相互追逐。这一结尾营造出悠逸恬淡的意境。然而,柳宗元并非真的能以平静之心徜徉山水。他在诗文中多次提及被贬后的惶恐与压抑,如 “至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他试图在山水间寻求解脱,却难以真正释怀。所以,《渔翁》表面展现的是淡逸情调,实则背后隐藏着一颗炽热而不安的心,是他对自由人生的强烈向往与急切追求 。(AI视频制作:郭利)

责编:郭利

一审:郭利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