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4-11 15:21:10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1日讯(通讯员 肖佩珊 许云飘)38岁的陈先生紧紧攥着病床栏杆,胸口传来的剧痛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陈先生有冠心病史。半年前,医生就警告他,他的心脏血管已经像年久失修的水管,有三支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严重,随时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可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都指望着他。他咬着牙出院,继续奔波。直到那天,他突然感到胸痛加剧,被送进医院时,医生面色凝重:心脏情况较半年前更加严重,更棘手的是,肺上还发现了一个肿瘤,不排除肺癌可能……
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似乎已经看到了命运的阴影。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的一台“一站式”手术,却一次性解决了两大“心腹大患”,让陈先生及其家庭重获希望。
“一站式”手术,一次性解决“心”“胸”两大难题
“患者的心脏等不起,肺部肿瘤也拖不得!”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的多学科会诊室里,一场关于生命与技术的激烈讨论正在进行。
心胸外科、心内科、CT 室、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们盯着检查结果,眉头紧锁,传统分两次进行开胸做心脏手术和肺部手术的方案已被否决,因为不仅创伤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高,患者家庭也承受不了如此高昂的医疗费用。
“我们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先完成四支血管的搭桥,再立即进行肺部肿瘤切除。”心胸外科主任李仁喜提出的方案是:全麻下同台进行“左侧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右上肺楔形切除术”,“一站式”手术,一次性解决“心”“胸”两大难题。
在场专家都为之一震,“一站式”手术意味着,医生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两场“生死战役”:既要保证跳动心脏上的血管吻合精确到毫米级,又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肺部肿瘤的精准切除,中途不能出一点儿差错。这对手术团队心脏不停跳搭桥的稳定性、术中快速转换的无缝衔接、多学科团队的精准配合均提出极大挑战。
“这在我们医院从没做过呀,能完成吗?”有专家提出疑虑。事实上,该手术不仅该院是首例,就算是全国能开展此类手术的医疗机构也不多见。特别是在心脏跳动状态下进行多支血管搭桥,被业内称为“在跳动的气球上绣花”。
“风险很大,但这是患者最好的选择。”最后,手术团队达成一致。
心跳声中的“针尖舞蹈”
无影灯下,手术团队像精密仪器般运转。麻醉医生牢牢稳住患者的生命体征,李仁喜的手在跳动的心脏上穿梭,每一针缝合都像在刀尖上行走。血管疏通的那一刻,监护仪上的波形变得平稳有力。没有片刻停歇,手术台转向肺部——微创器械精准定位,肿瘤被完整切除。
当主刀医生宣布“手术成功”时,汗水已经浸透了所有人的手术衣。仅用4个小时,他们打赢了这场与死神的拉锯战。
术后,陈先生在ICU进行了为期3天的监测,病情稳定后转回心胸外科继续接受后续治疗。目前,陈先生身体正逐步恢复。“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个沉默的汉子红着眼眶,“我是全家的依靠,这是拯救了我们全家呀。”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更为处理复杂病例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与技术借鉴。它打破了常规治疗模式,降低了手术创伤,缩短了康复周期,大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它为陈先生及其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在医学的战场上,只要不放弃,就永远有奇迹的可能。”李仁喜说。
责编:洪学智
一审:洪学智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