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再明 毛文涛 今日永州 2025-04-11 16:00:53
妈妈带着孩子在冷水滩区伊塘镇油菜花海享受春日乐趣。雷中祥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蔡再明 毛文涛
春风拂柳,百花竞放。随着气温回暖,我市迎来春季旅游热潮。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在湘江之畔的生态绿廊呼吸新鲜空气,在樱花绽放的公园享受春天的浪漫,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游图徐徐展开。
根据湖南省文旅厅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反馈,清明假期,永州市累计接待游客154.18万人次,同比增长43.08%,游客总花费12.18亿元,同比增长64.02%,增幅均高于全省近10个百分点。
群众在道县大坪铺农场果园里赏花游玩。何红福 摄
冷水滩:以花为“媒”引客来
4月6日,春光明媚。记者来到冷水滩区宋家洲公园,只见娇艳的桃花缀满枝头,与绿树相映成趣,让游客尽情领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春意。一簇簇美丽的樱花密密匝匝缀满枝头,在温暖的春光下随风摇曳,绚丽绽放,花丛中一只只蜜蜂飞来飞去忙着采蜜,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打卡”,尽情享受春天赋予的浪漫意趣。
该公园依托滨水景观,打造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游客在赏花之余,还可以骑行、露营,或沿湘江漫步,感受河岸春色的独特魅力。正在拍照的市民李明发出感慨:“家门口就是公园,到处鸟语花香。我们出来赏花游玩,可以放松心情,减轻工作压力,感觉很舒服。”
记者看到,市民有的漫步在绿色跑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有的在樱花树下拍照,想要定格这如梦似幻的美景;还有的带着家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露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河边的美景,融入明媚多彩的春日画卷,感受春天的活力。
许多家长带着小孩在公园里游玩、放风筝,公园的运动场地很多,不少市民在打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锻炼身体。“这里靠近湘江,空气非常新鲜,公园里设施完善,运动健身都很方便,还可以带小孩一起坐车游览美景,真是太惬意了!”王大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身着汉服,在樱花树下赏樱拍照,市民蔡畅成为人群中亮丽的风景。她高兴地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公园里繁花似锦,有山有水,美不胜收,我想给自己留下美好的瞬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冷水滩区伊塘镇,千亩油菜花迎风绽放,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记者放眼望去,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宛如金色海洋,朵朵黄花随风摇曳生姿,花浪翻滚,清香四溢,沁人心脾。人们漫步花海,或拍照留念,或悠然赏景,这里已然成为乡村旅游“打卡”胜地。“春天嘛,就应该出来赏赏花、看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游客李晓说。
“这里的油菜花非常美丽,一眼望不到边,空气非常清新,很适合带家人来拍照,还可以体验直升机,真是太好了!”来自市区的游客唐女士兴奋地说。她与朋友们专程驱车前来,不仅欣赏了油菜花海美景,还体验了乡村的宁静。
在花海一隅,有几位游客正以油菜花海为背景拍摄视频,“这里美得像一幅油画!今天拍了很多视频和照片,身心感到很愉悦。” 游客孙礼说。
近年来,冷水滩区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稻-油”轮作和玉米大豆套种项目,大力推动油菜种植与农村观光、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花海经济”,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阳春三月,骑行爱好者穿行在道县梅花镇贵头村何宝珍故里的樱花大道上,欣赏乡村风景,享受运动快乐。何红福 张晓云 摄
零陵:文旅融合做实“花样文章”
阳春三月,在零陵区接履桥街道甸尾头村,百亩桃花尽情绽放,清风徐来,花香四溢,一派美不胜收的人间春景。甸尾头梨园负责人蒋老板介绍,在三月赏花高峰期当地日接待游客可达上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数十家农家乐、餐饮、商铺得到发展,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在接履桥街道马坝村,多彩油菜花随风摇曳,形成了连绵起伏的花海。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记录这春日美景。大家走进由废弃旧房改建的咖啡屋、农耕文化展示厅,小憩、寻觅乡愁。“这里风景如画,芳香四溢,很适合美术写生,所以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游客邓璇说。
马坝村毗邻中心城区,连片水田四季皆景。2019年,通过引进投资,启动马坝稻田艺术中心项目建设,油菜、水稻成景观,美术写生、文艺沙龙、农耕体验、民宿等项目引来客流。全村旅游兴旺,村民收入也不断增加。
接履桥街道立足区位优势,以打造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实文旅融合“花样文章”,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推动乡村旅游火热“出圈”。
该街道依托中心城区“后花园”的定位,大力发展文旅观光农业,打造了百里花果观光带、甸尾头梨园、新塘尾桃园等特色花海,每逢“赏花季”游客如织、热闹非凡,直接带动经济效益数十万元,实现从栽树卖果向赏花卖景换收入的转变。该镇重点打造了马坝稻田艺术中心、后湖国际研学基地、“稻舍”农耕文化展示馆、零陵古村水果生态园、甸尾头梨园、水果基地采摘等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成功举办马坝农耕文化节、甸尾头梨花节等文旅活动,建成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研学实践、美术写生、农耕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同时,大力扶持鸡枞菌、黑木耳等特色产业,在接履桥社区、画眉铺村、廻龙村等地流转土地5000余亩种植青桃、葡萄、杨梅、无花果等特色水果,引进雨湖实业,发展园大果业,创建四达亭蘑菇种植基地、画眉铺木耳种植基地,成立梁木堂金槐种植产业合作社,示范带动集义、画眉铺、廻龙等村200多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近年来,零陵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永州之野”乡村绿色生态游的有利优势,釆取“互联网+绿色生态基地+旅游”的办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绿色生态旅游,不断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游客在祁阳市下马渡镇上福村连片油菜花里追逐、游玩。郭磊 摄
江永:“一朵花撬动一座城”
时下,江永县万亩桃林在石缝中绽放,野生紫荆花如同粉色云霞般绚烂,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仅3月份,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亿元,上演着“一朵花撬动一座城”的振兴篇章。
走进兰溪瑶族乡香花井村,万亩桃林成了游客们的“打卡”胜地。村民欧阳荣甫凌晨4点便开始忙碌,金黄的瑶家糍粑香气四溢,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
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石漠化荒山,村民们在喀斯特地貌上用钢钎凿石填土种下了桃苗,造出了如今的“桃花谷”。香花井党总支书记何吉旺感慨:“现在旅游大巴络绎不绝,游客的车子进来都要堵上几公里,真是热闹极了!”
市民唐婷点赞道:“朋友圈、抖音上大家都在发这里的桃花,现场的活动也很多,我们专门过来拍视频。长在石头缝里的桃花真的非常有特色,拍出来的效果特别棒。”
随着“桃花谷”的火爆出圈,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单日最高峰时,游客量可达1.8万人次。大排档、小卖部、农家乐、小摊子、服装租赁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山旮旯里的村民纷纷吃上了“旅游饭”。
在30公里外的松柏瑶族乡,万亩野生紫荆花竞相绽放。从江华过来的游客鱼珍开心地说:“这里的紫荆花太美了,我推荐给了朋友们,他们也要来这里玩。”
在紫荆花景区周边,村民们支起摊位做起了松柏腊肉、小籽花生、油炸粑粑等瑶族特色买卖。松柏瑶族乡花楼村的廖金秀与丈夫搭档摆摊,她负责给游客榨自家种出来的沃柑汁,丈夫则销售腊肉。廖金秀笑着说:“每到这个季节,各地的游客都来了,我们的生意也好了起来。沃柑汁每天能卖400多元,周末可以卖上千元,腊肉卖得更多。”
松柏瑶族乡乡长梁晔介绍:“我们以‘花’为媒,串联起花楼村古树群、建新村梯田花海等景点资源,精心规划了两条经典赏花路线。既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同时,当地将油菜花海与香米研学相结合,让游客在金色波浪中探寻“稻作密码”;燕子山的万亩映山红催生了帐篷营地;勾蓝瑶寨将长鼓舞非遗展演嵌入格桑花田,游客爆满。这些“花海模式”为该县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新引擎。
据统计,目前,江永县通过花海引流带动的民宿、农家乐已超过100家。第一季度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3.6亿元,同比增长17.3%。
霞光里,飞驰的高铁穿行在春暖花开的永州大地。谭姣华 摄
责编:杨永玲
一审:杨永玲
二审:刘跃兵
三审:李寒露
来源:今日永州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