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艺术疗愈群展在湖南郴州圆满落幕 共探艺术疗愈与社会创新深度融合

    2025-04-11 16:45:58

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办的“从宁静到共鸣 | From Tranquility to Resonance”中意艺术疗愈群展在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全相小镇老照片艺术馆圆满谢幕。作为2025蛇年特别展览项目,该展览通过7组中意艺术家的疗愈作品,呈现出艺术介入社会创伤修复的创新实践,探索跨国合作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度融合路径。

开展仪式上,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武将老师与谭坦老师座谈艺术疗愈与版画艺术的应用,郴州市博物馆馆长郑延庆和坳上村书记陈扬兵出席活动。

△央美版画系教授武将老师与谭坦老师于开展仪式座谈艺术疗愈

跨国学术合作,共研疗愈新范式

中意艺术疗愈群展依托中央美术学院与国内外顶尖艺术院校的合作,搭建跨学科艺术疗愈研究平台。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艺术疗愈专业资深教授Vanna Berlincioni与Giorgio Bedoni教授一同担任意方策展顾问,携意方策展人陈语桐、桂嘉蔓与中方学术团队共同为展览注入理论与实践支撑。双方聚焦难民心理干预、灾后集体创伤修复等领域,结合实证研究与艺术表达,构建国际化学术对话。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孔亮、武将,郴州市博物馆馆长郑延庆及策展团队全程参与,推动中意艺术疗愈的深度协作。

△策展人陈语桐

艺术疗愈实践,抚慰心灵创伤

本次展览展出了多组具有社会介入价值的创作项目:

在边界叙事主题上,意大利艺术家Laura Veziano联同意铁Italo,在法意边境城市文蒂米利亚与滞留难民共创作品《行走在边界上》。100块12cm×12cm瓷砖构成的“马赛克”边界线,记录移民群体跨越地理与心理边界的双重轨迹。

Janiki Citti与Chiara di Fant等艺术家与Babau APS协会合作的《边界》项目,通过陶土烧制与影像记录,引导2022年意大利卡索高原山火灾民进行集体创伤表达。

△Janiki团队作品

Caterina Mainardis发起的“无语义书写”工作坊突破语言障碍,构建移民群体新型对话系统,有效促进跨文化沟通,获帕维亚大学医学专项支持。

△Caterina Mainardis作品

墨西哥裔艺术疗愈师Alessandra Cancino以植物图谱为媒介,通过透明胶片花卉拓印与光影装置展现“花的轨迹”,打造沉浸式疗愈场域,参与者可共同完成《幸福配方集》及未来寄语,留存心理关怀容器。

△Alessandra Cancino作品

意大利艺术家T.Ben聚焦于带领个人来访者而非团体,将个体的情感通过童年地图等作品梳理传递。旅意艺术家罗斯靓运用冰染蓝晒技术,记录留学生在异国文化适应中的情感流动与记忆消融。

△T.Ben作品

△罗斯靓作品

艺术赋能乡村,激活在地文化

作为全国艺术院校首次在湘南传统村落落地的国际级展览,主办方积极以艺术激活坳上村在地资源。墨西哥裔艺术家Alessandra Cancino的《花的轨迹》融入本地植物元素,形成光影互动空间,老照片艺术馆被改造为“疗愈场域”;展览联动坳上村委会,共同探索艺术疗愈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推动美育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此外,湘南学院师生团队全程参与布展,构建起“校地协同”的新模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湘南学院周书记观展

艺术疗愈:从个体关怀到社会联结

艺术疗愈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治疗方式,注重结合局外人艺术与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创作过程促进情感表达与心理健康。区别于传统医学治疗,其核心在于以艺术为媒介,帮助个体应对当下境况,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本次展览不仅呈现了跨国合作成果,更以创新实践为艺术疗愈的社会价值提供新注解。

作为展览的体验活动,展方还邀请艺术家罗斯靓进行了三场艺术疗愈体验活动。

责编:吴汶奕

一审:陈昱旬

二审:杨莉

三审:熊佳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