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2 08:19: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向诗宣 记者 刘韵霞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湘潭技师学院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迎接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力投入“装配钳工”赛项备赛工作。学院秉持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理念,整合校企资源,构建 “尖兵选手 + 金牌教练 + 硬核基地” 的备赛体系,致力于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
筑巢引凤,硬核基地夯实基础
学院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钳工实习培训场地,分为手工锉配和机械装调区域,配备3台机械装调平台、12台不同类型钻床,以及先进的冷加工、焊接和装配钳工设备,工量具齐全,为选手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条件。
名师领航,智慧赋能助力成长
学院的金牌教练团队由国家级钳工技能大师袁波领衔,10 名成员涵盖多专业领域,职称、学历层次高,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团队在教学、技能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成果丰硕,成员多次在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还出版教材、主持课题、发表论文,并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学院积极开展院校合作,邀请湘潭大学杨世平教授指导机械传动技术创新,推行 “自检、互检、专检” 制度,确保工序质量。训练室设立“问题墙” 收集难题,教练组每周召开 “诸葛会”进行技术攻关,为选手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千锤百炼,技能尖兵破茧而出
学院为选手制定了科学且高强度的训练体系。“8-2-1” 模式要求选手每日进行8小时实操、2小时复盘、1小时体能强化,围绕“手工加工、机械装调、轴系对中”核心模块展开针对性训练。同时,通过模拟“盲盒式”随机故障,锻炼选手在10分钟内完成故障诊断、适应赛场环境的能力。备赛3个月来,选手们累计完成226件复杂装配件,关键尺寸合格率从78%提升至90.5%;手工制作平均耗时缩至4小时以内;选手在突发干扰下操作稳定性提升60%,在精准度、效率和心理韧性上均取得长足进步。
选手周涛涛每日在完成指导老师规定的项目和时长外,还要给自己加班加量,他在训练日志中写到“每一丝误差,都是对工匠精神的亵渎”,抱着这种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他成功将手工制作精度误差值从0.02毫米降至0.01毫米,实现重大突破。
从晨曦微露到夜幕深沉,湘潭技师学院 “装配钳工”赛项备赛团队坚守岗位、刻苦训练。他们在机床前挥洒汗水,在测量仪前专注凝神,以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如今,大赛战鼓已响,这支 “硬核战队” 将带着精湛技艺和坚定信念踏上赛场,为职业教育书写辉煌篇章,在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责编:张永琼
一审:张永琼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