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数学星火”,数学大师丘成桐与湖南学子畅聊数学之趣

蒋诗雨   湖南日报   2025-04-11 18:53:3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通讯员 倪菁

对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黄沐安来说,2025411日,一定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这一天,他的偶像,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数学大师丘成桐走进了湖南师大附中的校园,与附中、附小学生面对面交流。而黄沐安,更是直接从丘成桐手中接过了一本《我的教育观》,作为他踊跃提问的奖励

“非常激动!”黄沐安说,他从幼儿园就对数学格外感兴趣,经过这次活动,他想考取“丘成桐少年班”(以下简称“丘班”)、师从丘成桐本人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丘班”热引焦虑?

“大部分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

2021年起,丘成桐以个人名义发起“丘成桐少年班”,联合各省优质中学举办,招收对数学有天赋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采取初高中贯通、大中学联动方式培养,旨在进一步探索数学等基础学科人才的早期培养,为国家输送数学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

本是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制定的计划,社会上却出现一些培训机构以此为噱头组织培训,让不少家长担心、焦虑,甚至逼着孩子“卷”奥赛。

哪些孩子适合进“丘班”,普通的孩子需要学奥数吗?11日上午,丘成桐在交流会上,针对“丘班”是否会加剧教育内卷的问题进行了回应:

“很多家长对‘丘班’不了解,‘丘班’主要是培养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但大部分孩子对数学并不感兴趣!”丘成桐直言,把孩子送进“丘班”,以证明自己的小孩比其他小孩更有能,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其实,在当天的讲座环节,丘成桐也分享了当前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方面,数学奥赛在发掘出有天分的学生之后,未能及时引导其学习高等数学、追求学问发展,反而要其反复刷题,最终导致孩子的热爱被慢慢磨灭,在后续比赛中也被逐渐淘汰。

另一方面,许多家长、学生把参加奥赛作为进清北的通道,进入大学后却选择其他专业。“这不仅与培养数学顶尖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丘成桐表示,目前全国“丘班”的学生加起来也就两三千人,他呼吁家长们摆正心态:“孩子进不了丘班,没什么好焦虑的。”

孩子如何学好数学?

不能偏科,培养兴趣,常读数学史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有数学天赋?有天赋的孩子,又该如何去引导、培养?

首先,丘成桐认为,数学好的孩子,绝不会偏科“所有好的学问都是连在一起的。”必须在综合、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再去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丘成桐认为,是需要长期培养的。“人跟人之间的感情需要培养,人与学问的感情也是,只有花时间去了解数学,才能真正对它产生兴趣。

除了深入了解、培养兴趣,丘成桐还提到了学习数学史的重要性。“很多人认为学习数学历史不重要,因为它和高考、奥赛无关,但溯源数学史可以帮助构建对数学的整体看法,这也有助于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丘爷爷,那您小时候是怎样爱上数学的呢?”交流活动现场,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让丘成桐陷入了回忆中。

“小学学‘鸡兔同笼’,都教我们背公式,太无聊了!”丘老一句话,引得全场一片笑声。

“后来上初中发现,用线性方程解就很简单,我能够用系统化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比背公式有趣多了。这是我真正对数学感兴趣的开始。”

在丘成桐看来,数学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问题最初看起来都是复杂、困难的,但解出来后,都是简洁明了的。

“现在还有很多数学问题很困难,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变得简单。”

或许,让这些问题变简单的,就坐在台下,睁着大眼睛,认真聆听着丘老的分享。


责编:蒋诗雨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