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1 22:53:54
廖庭瑄
公立医院是地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公立医院发展的灵魂与引擎,党建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石,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医院推进党建工作的实际工作中,常常面临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实践操作等多层面困境。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还制约了医院服务效能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发展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如何努力破解医院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在理念上同心同力、在目标上同向同行、在路径上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医院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医院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思想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医院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现象,部分领导干部将党建视为软任务、虚指标,认为其难以量化考核且无法直接创造业务价值。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党建工作常被业务工作挤占。党务工作者普遍存在专业化水平不足的问题,多数由临床或其他科室人员转岗而来,缺乏系统党务知识和行政管理能力。此外,事业单位受编制限制等影响导致高级党务岗位职数不足,人才引进和晋升渠道受阻,队伍稳定性与积极性受到影响。部分临床科室未落实“支部建在业务科室”要求,科室负责人未兼任党支部书记,导致党建工作难以深入一线。
工作方式与时效性不足。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例如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活动流于表面宣传而缺乏实质内容。在考核机制上,侧重台账记录和短期突击检查,忽视日常成效跟踪;同时,制度执行不严,存在为应付检查而制定制度的现象。这些问题削弱了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影响力。
制度体系与激励机制不完善。主要是党建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量化指标和动态反馈机制,对党务工作者激励不足。同时,党风廉政建设与专项治理工作整合度不高,清廉医院建设与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医保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等联动性不足,制度执行存在碎片化问题。
群众联系与服务创新不足。面对青年党员思维活跃、群众诉求多元化的新特点,有的医院党建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教育、党费收缴等基础层面,互动性不足。服务方式未能适应信息化趋势,导致党员参与度低、群众获得感弱。
医院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成因分析
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医院的业务流程通常以行政管理为核心,而党建工作以党组织活动为主要形式,两者在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上并未实现有效对接。党建活动多以理论学习、专题讨论为主,有的未能渗透到医疗服务、技术创新等核心环节,导致党组织的作用未能真正融入医院发展的主战场。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党建工作的考核多集中于活动的覆盖率和参与度,而业务工作则以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为重点,彼此独立的考核方式难以反映二者的融合程度。这导致工作成效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医院党建与业务实现融合的路径探索
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融合需跳出“机械叠加”思维,通过制度重构、组织赋能、载体创新和文化浸润,形成“目标共担—过程共融—成果共享”的生态闭环。
制度重构:构建融合体系,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重一大”制度、党支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等,将党建目标与业务战略直接挂钩,进一步保障党管人才、党管发展方向。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业务指标(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等)与党建任务(组织生活规范性、党员教育成效等)同步量化考核。绩效导向改革,将党建考核与干部晋升、绩效奖励挂钩。完善动态督导机制,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查房制度,推动问题整改。制定融合专项政策。以制度保障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同考核,解决基层支部权责不清问题。
组织赋能:促进人才发展,筑牢战斗堡垒优化党支部设置。推行“学科团队+党支部”模式,在重点科室设立独立党支部,由学科带头人兼任支部书记,实现党务与业务“双带头人”引领。实施党员先锋岗。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亮身份、领任务,开展结对帮扶,推行“党员教授—青年医生”一帮一制度,通过政治能力与临床技能双带教,提升青年人才综合素质。开展双向身份激励,实施“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业务骨干”策略。推行党务干部学业务、业务干部学党建的“双向学习”模式,促进双向知识渗透。
创新载体:破解实践痛点,打造党建亮点。主题党日与业务痛点结合,针对患者等待时间长、医患沟通不足等问题,组织党员开展“服务流程优化攻关”,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品牌化,通过义诊及健康宣教等拓展方式,拉近医患距离,提升患者满意度。推动专科联盟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积极探索智慧党建赋能管理,发挥“互联网+”优势,赋能党员教育管理提“智”增效。
文化浸润:多维塑造品牌,提升社会认同。打造党建融合品牌,通过党建与学科建设、公益服务结合。强化宣传与舆论引导,通过党建案例分享会、媒体专题报道,传播“红色医者”故事,塑造“党建强、业务精”的公众形象。
医院党建与业务从“并行”到“共振”的启示
党建的目标设计要从抽象的“讲政治”“促发展”转向具体化的任务清单,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为医院的中心任务提供切实支持。例如在重大医疗项目、疑难疾病攻关等方面,明确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党员的模范作用。通过把党建工作嵌入业务的关键节点,使其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有力抓手。
医院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应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协同作用。党建与业务的结合不仅需要思想上的认同,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常态化的互动机制。党建文化与医院文化的深度结合,可以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建引领医德医风建设,不仅能够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还可以强化党员在服务患者中的先锋作用。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养,使其在思想上坚定、业务上过硬,能够在医疗管理和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动党建工作成效与医院业务改进相统一。将党建的绩效指标与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挂钩,形成“党建+业务”综合考核机制,增强职工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
机关党建与医院业务融合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深化融合机制,才能释放党建效能。只有在“党建+业务”双轮驱动下,医疗卫生事业才能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切实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作者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