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2025-04-12 16:56:14

朱咸封,1990年参加工作,从事教育工作34余载。这些年,朱咸封孝敬母亲,让她安度晚年;照顾弟弟妹妹,让他们成家立业;呵护妻子,患难时不离不弃;养育子女,精心陪伴孩子成长。2019年9月,荣获临武县“优秀教师”称号;2022年,获评“郴州好人”。
1991年,父亲因一场意外去世。25岁的朱咸封刚刚参加工作,弟弟正准备结婚,十五岁的妹妹刚考上中专,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弟弟的未婚妻萌发退婚的想法,妹妹也面临辍学。为了实现父亲的嘱托,也让母亲安心,朱咸封坚持送妹妹完成学业,帮助弟弟成家立业。
“当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多块钱,为了弟妹的事,基本上只能向亲朋好友求借,几年下来该借的亲朋好友都借过,有些还借过好几次,到后来自己都不好意思开口了。”朱咸封回忆起往事。
“在最困难的那几年,我的哥哥就像大山一样伟岸,挺着脊梁,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多年后,朱咸封的妹妹朱召秀从内心对哥哥充满感激,哥哥把这个家撑起来十分的不容易,坚持贷款也要供自己读书。那时候为了省钱,他基本上每个星期都在吃辣椒,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菜,一点一点把节约出来的钱给家里开支,在自己心目中哥哥非常伟大,他就跟父亲是一样的。
如今,弟弟妹妹都为人父母,家庭生活都幸福但他们始终惦记着哥哥那情深似海的情谊,感激发至肺腑。
朱咸封常说:“父母生养我们成人,我们必须要尽孝道。”
想到在乡下独自生活的母亲,朱咸封心里时时记挂着辛劳的母亲,每逢假期或节假日,他总会利用休息时间回去看看和母亲聊聊家常,干些农活,用看似普通的举动默默履行为人子应尽的孝道。
随着,母亲年事增长,考虑到更好照顾她,2010年朱咸封把母亲从乡下接到城里和自己一起居住。朱咸封每天六点起床,为母亲洗漱、准备早餐,安顿好母亲再匆匆忙忙赶往学校上课,下班后他都要第一时间赶回家里,主动承担照顾老母亲日常起居和护理。熟知朱咸封的邻里这样评价他,一个做儿子的这么多年来尽心尽责,照顾自己的母亲实属不易。
《礼记》有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这也是朱咸封对母亲行孝道的理念:让母亲开心,不违背她的意愿。
为了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朱咸封直到三十岁才考虑个人问题。1992年结婚后,妻子雷霞玲本就患有严重的双肾结石,先后动了四次大手术,最后一次做了右肾切除手术,现在只有一个肾脏。2006年8月,朱咸封的妻子在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检测出患有鼻咽癌。得知这一结果后,他的妻子几乎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但是,在朱咸封用真爱感动、用誓言陪护下,妻子终于放下心中的顾虑和恐惧,鼓起勇气前往省城肿瘤医院接受治疗。在住院期间,朱咸封不断安慰妻子:对未来要充满信心。
在朱咸封不断的悉心照顾和鼓励下,妻子终于安心接受治疗,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并逐步好转。最后,医生通过会诊评估,认为他妻子已经治愈,可以出院。出院后,还需要长时间的药物和心理两个方面的调理治疗。
多年来,他一直陪伴妻子,不离不弃,坚守誓言。每天,朱咸封都会陪着妻子在学校运动场散步,他们夫妻俩的身影已经成为运动场上一道日复一日的风景。每每有同事、朋友看到,都会为他们真挚的情感和生活的信念而感动。在他的精心关怀和照顾下,妻子鼓起了生命的风帆,顽强地战胜了疾病带来的痛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朱咸封坚持对子女负责任的人生态度,他把对孝的传承,对家的责任、对工作的热爱,无形中传递给他的下一代。
2006年,儿子刚升初中学习,恰巧他妻子被检测出鼻咽癌,去了省城肿瘤医院进行治疗。在这节骨眼上,他作为人之父,人之夫,三天两头来回跑,一头是刚升初中的儿子没人照看,另一头是患重病的妻子需要照顾,对此,朱咸封默默地承受压力,奔走于在长沙住院治疗的妻子和在临武上学的孩子之间。一听到妻子的召唤,他就由临武启程赶到长沙;想到儿子的幼小,又从长沙回到临武。
33年来,朱咸封孝老爱亲的事迹感动了他的亲人、同事、邻里,也用他平凡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责编:刘雨菲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