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周秋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2 21:23: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2日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周秋燕)机器人高空救援、深海探测、智慧搬运......今天,2025年长沙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现场赛在长郡梅溪湖智谷学校火热开启。全市242支队伍、572名科创少年在8大赛道展开智慧交锋,用代码编织未来图景。
今年蛇年春晚,宇树机器人以灵动的秧歌舞步引爆热搜。本次活动现场,一场更“接地气”的科技活动悄然上演——一群青少年现场编写代码、训练机器人识物及颜色等,让双足人形机器人或多足仿生类机器人识别物品并精准搬运。只见机器人靠 “眼睛” 锁定毛球,用 “钳子” 夹起,靠近水杯时调整位置,精准投球。完成任务后,选手们忍不住兴奋击掌。
在FLL挑战项目答辩环节,来自岳麓区第一小学的6名选手,自信满满地展示他们的创新项目“海卫四象智爪”。该系统能够实现海底探测、垃圾清理、生态修复全流程作业。“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去年我们也参加了FLL挑战项目。”一位选手告诉记者,队员们相互包容、默契配合,不仅增长了科学知识,还培养出很强的团队意识。
本次活动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旨在全方位培养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数字艺术类和计算思维类项目已顺利完成市级遴选,168件优秀电脑作品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省级评审。现场展示交流的是科创实践类和乐高教育类项目,涵盖智能机器人、创意智造、智能博物等八大类别。
经过自主报名、学校初选、各区县(市)初赛层层选拔,最终242支队伍、572名学生获得现场比拼的机会。每个类别都设定了特定主题,学生们充分运用编程、机器人搭建、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以极具想象力的创意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比如,家庭智能快递柜有效解决了公共快递柜取件不便的问题;智能共享停车位成功缓解停车位时空错配困境;车内被困救援装置则弥补了单纯温度报警易误报、破窗装置需外人介入等不足 。
“AI与教育的融合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认知革命。”湖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刘吉延表示,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相互激荡的新时代,必须深刻领悟科技创新教育的价值内涵,大力培育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科学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下的育人体系,深入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育乃国之根本,数字化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湘江新区教育局副局长徐青春介绍,近年来新区累计投入7.2亿元,建设1500余个AI创新实验室、教培中心等融合应用场景,并按照“东、南、西、北、中”的区域布局,分片区梯度打造28所人工智能基地校,形成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良好发展格局。数据显示,新区年均产出千余件学生获奖科技作品,2024年更斩获4项全国“创新之星”。其中,师大附中博才梅溪湖中学李逸凡同学凭借自适应救援装置脱颖而出,将于4月14日代表中国出征FLL机器人世锦赛。
责编:陈佳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