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岭下读好书 2025-04-13 07:57:22
4月9日晚,郴州市委机关大院阅览室人气爆棚,由市委办公室主办的“苏仙岭下读好书”第19期学习分享活动在此举行。这场以“跨越山海 共话人文”为主题的思想盛宴,通过三位分享者的跨界解读与现场观众的深度互动,在书香氤氲中勾勒出一幅跨越地域、学科与文化的文明长卷。
活动现场,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宋顺心以《撒哈拉之南》为引,从“不能不讲的非洲故事”“大美非洲”“生活在那片热土上的人们”三重视角,为大家生动展示了非洲的政治、经济、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解码非洲大陆的文明密码。
他还用鲜活的事例、独特的视角分享了援非医疗期间的经历和感想,讲述了在非默默奉献爱心的华人团体修建孤儿院、举办慈善活动的大爱故事,展现了中非文明的交融互鉴和合作温度,让观众感受到跨越肤色的人类共情。市委办公室副科长、三级主任科员李尚俊化身“美食侦探”,循着汪曾祺笔下《肉食者不鄙:汪曾祺谈吃大全》的烟火气,带领现场观众细细品味每一道菜肴背后的故事。
他认为,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传承文化基因的珍贵载体。他还就如何打造好郴州的美食名片,从“沁染四季美食底色”“打造完整的供应链”“把握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掌握好宣传的‘火候’”“做好‘美食+文化’结合文章”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阐释了通过美食的传承与创新来弘扬城市文化的实践路径。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惠爱亚专科带头人、副主任营养师徐大凤以《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为题,为现场观众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并就如何做到健康饮食提出了“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每天都吃禽蛋、大豆制品,经常喝奶”“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五个方面的建议,带领大家探寻科学饮食的奥秘。
活动现场,大家全神贯注地聆听,积极参与交流发言,来自不同领域的观众分别分享了各自的感悟,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绚烂火花。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苏维回顾了同样作为中国(湖南)第十七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到非执行为期一年医疗任务的切身经历,分享了非洲的风景之美和中非的人文之光,以及从实际行动展现的中国援非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精神。
市委办公室外事港澳科科长张博感叹,在现场分享中,大家看到了大国的担当,如援非医疗为当地培养了数万医疗人才、送去千项医疗技术;看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既是个人成长与国家使命的交融交织,也是个人情感与非洲人文的交融交汇;感受到了前进的动力,激励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郴州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市政协委员服务中心干部罗菲旸对“美食可以编织人与城市之间的羁绊”深有感触,她以自己在云南元阳梯田旅游所感为例,分享了在刚认识就为饥肠辘辘的她做当地特色的稻田鱼、苦荞糍粑、蘸水鸡,在她无法租借当地服装的情况下将12套哈尼族衣服慷慨借给她拍照的哈尼族姐姐身上感受到的人文温度。
还有一位来自上海某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示,她因工作原因走遍全国80%的大小城市,出行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当地的美食,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当地人文,既是时空的交流、地域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闲暇时,逛逛菜市场,感受人间烟火,吃到亲手做出的美食,就是生活最平凡最简单的一种幸福。
活动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每次参加学习分享活动都有新收获。有人说在援非医疗故事里读懂了责任的重量,有人说从美食文化中触摸到了城市的温度,还有人说在膳食指南的解读里找到了健康生活的密钥。“每次参加都像经历一场‘头脑充电’,不仅能吸收新知识,更能在思想碰撞中看见自己的盲区。”一位多次参与活动的观众认为,这种由学习串联起的相聚,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知识分享,已然成为一群热爱思考的朋友们的精神驿站。现场不少观众离开时,又开始对下一期“苏仙岭下读好书”充满期待——期待在学习中重逢、在交流中成长,让每一次思想的相遇都成为通往更广阔世界的起点。
责编:刘雨菲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