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3 11:31:51
作者:康加
春夏之交,山火频发,各地“村村响”大喇叭开始循环播放防火提醒。但不少村民反映,那些用普通话宣读的冗长法规,常常听得见却听不懂。
要让“天书”变成老百姓听得懂、跟着做的“教科书”,关键在于尊重农村实际。目前,方言在广大农村的使用率仍然很高,部分老年群体听不懂普通话,这时用“官话”读文件就是脱离实际。同时,长篇累牍的宣读文件也让人难以抓住要点。村头巷尾的老人未必知晓《森林防火条例》,但一定听得懂“山上一把火,山下派出所”的土话;田间忙作的壮汉或许记不住那冗长的法律条款,却能理解“放火烧山,牢底坐穿”的俚语。防火宣传不应是照本宣科的公文朗读,而应是带着泥土味的贴心叮嘱。
思路一换天地宽,转变刻不容缓:可以邀请镇村干部把相关法律法规“翻译”成方言俗语,变冗长生硬的文件语言为妇孺可懂的家常话;可以召开院落会发动村民一起编写防火顺口溜,变单向灌输宣传为双向参与互动;可以用乡音讲述本地森林防灭火警示案例,通过剖析群众身边的“惨痛教训”,变机械播报为以案释法。当“进入森林高火险区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活动”换成“我村某区域是防火重点,未经县政府批准严禁上山”;当把晦涩拗口的条文变成朗朗上口、易记易懂的顺口溜;当把“违者依法追究责任”改成“东村某老汉,放火烧山被关押”……曾经听不懂、记不住的政策信息,成了声声入耳的“金玉良言”。
一把山火可能毁掉几代人的青山,一句乡音却能守住万亩林海。让政策宣传不再“高高在上”,让乡音俚语载着安全理念飞入千家万户,那回荡在山谷间的“村村响”,才能响彻山林、护佑乡土。
(作者系娄底市新化县吉庆镇副镇长)
责编:曾玉玺
一审:曾玉玺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