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渡街道:创新驱动解码农民增收密码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3 11:39: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袁斌明 刘志花

近日,由湖南省丰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余万元的上渡街道黄精河粉加工生产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新化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下,不断创新发展路径,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巩固脱贫成果的崭新路子。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小河粉撬动大市场

黄精,兼具药食同源价值,是湘中地区的特色中药材;河粉,作为南方传统主食,承载着浓厚的饮食文化。上渡黄精河粉精加工项目以“跨界融合”为突破口,将黄精的营养成分与河粉的工艺相结合,研发出兼具健康属性与文化特色的创新产品。项目建成10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车间,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及12台先进设备,配套300立方米多功能冷库,预计2025年实现年产黄精河粉4000吨,年产值突破12000万元。这一创新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更让“土特产”升级为“高端货”,为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提供了示范。

多元增收机制,激活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项目以“联农带农”为核心,构建“订单+分红+就业+培训”四位一体帮扶模式,精准帮扶上渡街道资源社区等8个行政村4461366人,每年带动农户增收达200余万元,其中带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210546人,带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直接增收达50余万元。

订单农业稳增收。项目实施主体湖南丰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对辖区内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种植黄精、红薯、大米、蔬菜等农产品,该公司按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进行保底收购。笔者了解到,今年2月,资源社区监测对象李大妈种植的6分土地的香葱,正为卖不出去的问题发愁,丰谷食品总经理吴文兵获悉后,带着3200元的现金亲自到李大妈家收购,李大妈高兴得合不拢嘴:“家门口有了加工厂,我们种得放心、卖得安心。”今年3月份,该公司为上渡街道12户脱贫户保底收购农产品高达5.2万元。

入股分红享红利。上渡街道将投入该项目的省级财政衔接金120万元作为资源社区等8个村入股资金,每年享受“保底分红+入股分红”,至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近10万元,解决178490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增收难的问题,带动农户直接增收9.6万元以上。家门口就业有保障。该项目建成投产,为上渡街道等乡镇新增就业岗位20个以上,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2024年以来为脱贫劳动力发放工资超过38万元。资源社区脱贫户李嘉宜激动地告诉笔者:“去年10月份以来,社区介绍我到丰谷食品上班,每个月工资都有5000元以上,家庭收入就有了保障,家庭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技能培训强根基。2024年以来,丰谷食品与上渡街道合作,邀请种植、养殖、加工及庭院经济发展方面的专家免费为农民举办6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400余人次,其中培育脱贫人口、监测对象240余人次,帮助农民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三产融合,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新化县上渡街道黄精河粉加工生产项目跳出单一加工模式,探索“农业+加工+文旅+电商”的全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多维动能。

绿色种植夯基础。联动周边乡镇建立黄精、生姜、辣椒等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文旅融合增效益。结合新化传统饮食文化,开发黄精河粉制作体验、养生餐饮等旅游项目,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电商直播拓销路。建设网红直播基地,通过“线上带货+线下展销”双渠道,将产品销往全国,助力“山货出湘”。这一模式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更让农民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全程参与,共享三产融合增值收益。

新化县上渡街道黄精河粉加工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是新化县立足本土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强化联农机制,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是“一碗粉卖出亿元产值,一片小黄精带富一方人”的经典故事,更是新化县探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实践。湖南丰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兵表示:“我们将以黄精河粉项目为起点,进一步深化与农户、村集体的合作,推动更多农产品走向精深加工,让乡村产业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责编:曾玉玺

一审:曾玉玺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