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4-14 14:44:47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易仕超)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科融合发展,衡阳市南岳完小携手黄竹小学、樟树桥小学于4月10日至11日开启了高质课堂竞赛课。本次活动涵盖数学、美术、音乐、科学等多门学科,9名教师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教学盛宴。
本次教研活动,数学组紧紧围绕“落实素养目标的计算方法的教与学”这一核心,重点聚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简单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等经典课题,6名教师以匠心独运的场景中阶梯式教学设计,为学生们搭建起思维进阶的桥梁。从基础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出发,逐步深入到《数的运算(简便运算)整理复习》。课堂仿佛化身为现实生活的缩影,孩子们在“南岳里卖糖人市集”中沉浸式体验买卖过程,轻松领悟进位逻辑;在“文具店买文具”“开游船”的情境中,小数加减法变得生动有趣;而“体育游戏比拼”则让抽象的同分母分数运算变得直观可感。学生们在思考、讨论、共学、实践中,深入理解算理,熟练掌握算法,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得到了全面提升。听课老师感慨:“数学不仅是公式与计算,更是思维的体操。教师们的设计注重启发与互动,真正让数学‘活’了起来。”
艺术课堂上,汤达老师的美术课《小蜗牛》,以二方连续纹样为纽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彩笔在手中飞舞,色彩与创意在交流互动中激情碰撞,一只只鲜活灵动的小蜗牛“漫漫”在小手中跃然而出。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与协作能力也在同步实现飞跃。音乐教师李湾的《小春笋》更是将艺术与数学巧妙融合。她借助数学帮助学生理解节拍认知,精准掌握四三拍节奏;引入打击乐器,将抽象的音乐可为化。当孩子们用自创的“春笋破土舞”生动演绎强弱拍时,美育已经悄然升华为跨学科素养的孵化器。
科学课中,胡凯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指南针》,将教室变成了充满奇妙的科学实验室。学生们精心准备材料,合作完成指南针,专注观察指针的转动,深入思考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学会了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大胆质疑。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他们心底深深扎根,真正回归了科学教育的本质。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科竞赛不仅是教学水平的较量,更是教育理念的交流。学校期待教师以赛促研,构建‘五育并举’的高效课堂。”活动结束后,多位参赛教师坦言:“跨学科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未来将尝试在数学中融入艺术元素,让课堂更具吸引力。”
教育之道,如春泥护花;教学之艺,需匠心打磨。南岳完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创新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
责编:董以良
一审:董以良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