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蜂夫妻的甜事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4 15:20: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刘卫红

4月中旬,湘东大地春明景和,紫云英花期将尽,攸县黄丰桥镇墙背村陈爱雀和爱人忙着收集最后一波花蜜,定于两天后前往常德石门。

过去10年,陈爱雀夫妻走南闯北追赶花期,累计行程达10万公里。

“前后搬家90多次,早习惯了这种奔波的生活。”陈爱雀说,每年他们有8个月离家在外。

“第一次不习惯,想家,现在习惯了,住帐篷、自己做饭,倒头就睡。”陈爱雀细数追花足迹:“从河南、河北、天津到辽宁、吉林采杨槐,西部走到甘肃天水,南到广东。”

每次,他们的家总安扎在田埂边或树林里,与蚊虫为伍是常态,有时睡醒还会发现老鼠爬上床头,痛快冲澡更是奢望。

养蜂路上,自然灾害频发,长白山脚下椴树花期的大冰雹曾打落全部花苞,吉林的大水也曾冲毁道路让他们无法出山,但最让夫妻俩心有余悸的,是8年前那次花树打药的经历。

“走晚了,花打了药,蜂中毒了,两个场地没摇蜂糖,蜂也只剩下一层。”朱涛回忆。

谈及与养蜂的缘分,陈爱雀介绍,早年一群蜂误入家中地窖,便被收集起来,而丈夫朱涛自小受河北养蜂人影响,对移虫等养蜂技艺格外痴迷:“他小时候看别人移虫,就喜欢上了养蜂,对这行有特殊情结,不愿做其他事情。”

在攸县,像他们这样迁徙式养蜂并生产蜂王浆的极为少见。蜂王浆采制对技艺要求极高,陈爱雀说:“移虫时,幼虫日龄必须是1-3天,虫是透明的,像头发丝大小,要操练才能保持幼虫成活率。”

从一箱蜂发展到130多箱,夫妻俩始终坚守品质。朱涛介绍,他们的蜂蜜都是天然成熟蜜,精品蜜糖浓度可以达41.5度以上,全部封盖:“浓度没达到的不能收,得放冰箱,达到41.5度以上就能室温收藏,不会发酵。”

凭借这份匠心,他们年均产蜂王浆100多斤、蜜糖10吨。

责编:张咪

一审:张咪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