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见!百余只中华秋沙鸭结束桃源“度假”北归

黄琼 李心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4 17:43:3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4日讯(记者 黄琼 通讯员 李心苗)今天,据湖南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监测,逾100只中华秋沙鸭在桃源县完成越冬陆续北归,这是中华秋沙鸭连续17年在沅水水域桃源段“度假”。

中华秋沙鸭在沅江嬉戏

“2008年,我们在桃源县黄石水库首次发现中华秋沙鸭。”湖南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李建华介绍,中华秋沙鸭是东亚特有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等级,同时列入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除了出身“高贵”,中华秋沙鸭对栖息环境极为挑剔,常常选择水质优良、水体清澈且水流较急的河段作为越冬场所,被誉为“生态试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

中华秋沙鸭水中捕鱼

让中华秋沙鸭钟情的,正是日益向好的桃源水生态。2023年,研究人员对桃源沅水下游流域全面调查,记录到飞抵桃源越冬的中华秋沙鸭已增至119只。除桃源水电站大坝下游,桃源县境内的竹园水库、会人溪水库、黄石水库、凌津滩电站下游等均是中华秋沙鸭经常“打卡”光顾的地方。

近年来,桃源县以湖南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开展生态治理和保护,集中治理农村污水排放、岸边违规堆放砂石等问题,还水于鱼类、鸟类。全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与保护,狠抓日常巡护监测、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打击破坏湿地行为等工作,沅水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鸟类种群数量从54种增至106种。优良的水质也让鱼儿们在沅江“安家落户”,丰富的基础饵料为中华秋沙鸭等水鸟栖息提供良好条件。

除中华秋沙鸭外,湖南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还蕴藏鱼类、鸟类和底栖动物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其中湿地水鸟种类尤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公园内已记录的水鸟种类超20种,主要包括中华秋沙鸭、白琵鹭、鸳鸯、白眉鸭、斑嘴鸭等。

责编:黄琼

一审:黄琼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