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12:27:18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5日讯(记者 张洪涛 通讯员 舒庆霞 麻苗苗)4月11日,通道县城东广场人头攒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来到通道,与通道县第一人民医院在此联合开展主题为“三院连心侗乡行,义诊医暖民族情”的大型活动,惠及当地群众千余人次。“以前看病要跑怀化、长沙,现在专家直接来到家门口,免费给我们看病!”一位村民感慨道。
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全景图
这场义诊活动不仅是基层医疗服务的缩影,更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帮扶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工作的生动注脚。
一年前,湖南省委、省政府启动“高水平医院结对帮扶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工程,将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纳入“高水平医院结对帮扶”工程首批受援单位,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口支援,旨在通过“输血+造血”模式,提升区域医疗能力,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布局,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同绘蓝图总体帮扶方案开启医院发展新征程
大湘西武陵横亘,群山绵延,是湖南医疗资源薄弱地区之一。作为全省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承担着大湘西地区500万群众的健康重任。2024年4月17日,湘雅医院首批25名专家正式进驻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涵盖重症医学、骨科、泌尿外科等六大重点学科,以及科研、教学、医保等管理领域。
2024年4月17日,湘雅医院首批25名专家正式进驻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
根据帮扶协议,湘雅医院每年派驻不少于25人的高水平专家团队,通过“技术、人才、科研、管理”四轮驱动,助力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帮扶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既是我们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为大湘西人民服务的民生工程。”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在欢送仪式上的讲话语重心长。
“125”总体工作思路和“321”创新体系绘制帮扶工作的总体蓝图。“125”即“1个目标”:推动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和怀化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2个坚持”:坚持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全面依托、坚持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主要抓手;“5个推进”:协调推进、统筹推进、整体推进、科学推进、务实推进。“321”即“3大支柱体系”: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2大支撑体系”:科技评价、科研诚信,“1”指交叉融合驱动体系,共同为总医院科研创新工作开辟新道路。同时,制定“强青计划”,培养青年人才,激发青年骨干创新活力,提高教学成果。
在总体帮扶方案引领下,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还明确了十大重点工作任务,以求学之心、奋斗之姿,踏上了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多维赋能传帮带激活区域医疗“造血”机制
“帮扶不是单向输血,而是要教会他们自己造血。”湘雅医院帮扶队队长、挂职副院长王爱民的这句话,道出了湘雅医院帮扶的核心逻辑。
从进驻第一天起,湘雅医院团队就围绕这一核心逻辑开展工作。“第一个要转变的理念,是要把自己定义为区域医疗中心来建设。第二个是医教研协同发展,培养更多的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人才。”王爱民说。
一年来,湘雅医院团队以转变理念为抓手,从学科建设、专科能力提升、人才梯队培养、运营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力,激活总医院的内驱力与“造血”机制。
在学科建设方面,“精准帮扶重点科室,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方案”。总医院目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4个,建设项目1个。骨科经湘雅医院团队指导,四篇论文成果被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六届COA学术大会收录,实现总医院乃至大湘西片区骨科学术成就的突破。感染病中心在挂职主任欧阳奕带领下,成功组建感染病中心科研兴趣小组,挖掘临床数据,一年内发表SCI论文8篇,课题立项3项,通过湘雅式磨课和微课竞赛打造传染病学标杆教研室。
在人才培育方面,借鉴湘雅医院教学模式,为住院医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支持,提高住培结业考核/执医考核首考通过率;以“组团输血式”师资培训,提升总医院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准及教育质量;设立青年科研基金,推动青年科研人才成长。
在运营管理方面,湘雅医院团队提出了全面覆盖运营流程的成本控制新理念,对总医院从运营数据、绩效考核、工作量积分、成本数据等方面进行指导,精确的数据分析为科室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控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与建议。
一年来,“多维赋能”的效果逐渐显露——
技术创新多点开花。神经外科完成怀化首例机器人引导下丘脑血肿清除术;泌尿外科构建前列腺癌“一体化诊疗体系”,四级手术量增长76.9%;重症医学科首创“微创腹膜后坏死组织清除术”,为重症胰腺炎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项,填补大湘西地区部分空白。
机器人引导下微创丘脑血肿穿刺清除术
护理工作成效显现。护理部挂职主任刘能携6位挂职护士长,经深入调研,两院护理管理团队精心擘画,秉持“夯基础、强内涵、提品质”三年递进之理念制定三年护理帮扶规划,将湘雅成熟的护理管理、科研、教学等模式引入。借助总医院平台,两院携手,针对怀化及周边地区护理同仁开展临床、教学、科研培训,实现新突破。
聚贤纳士步伐稳健。共引进博士20名、硕士81名、柔性人才3名。培育在职高层次人才,成功培养1名博士后、1名博士,5名职工在职攻读博士,20余名职工在职攻读硕士。
科研教学硕果累累。2024年总医院获得省级科研平台3个,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个,发表SCI论文28篇,获得职务专利18项、转化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件。住院医师执业考试首考通过率提升13.33%,结业考试通过率达97.33%,全科转岗结业考核通过率100%,创历史新高。
“最大变化是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效率的提升。许多过去要转去长沙的手术,现在在怀化就能完成。”湖南医药学院临床学院副院长、总医院医务部主任杨异感慨道。
惠泽民生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边远村镇
“作数!”——这句土家方言的赞叹,是患者对帮扶成效最朴素的认可。这也是帮扶工作的最终目的,让大湘西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2024年7月,59岁的龙阿姨因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全身表皮剥脱,命悬一线。欧阳奕紧急联动湘雅医院多学科团队远程会诊,医护团队每日耗时2小时换药,采用“细针穿刺+无菌棉签按压”减轻患者痛苦,最终20天助其康复。
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的危重症患者龙阿姨出院时赠送医护人员锦旗
“是湘雅医院专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龙阿姨的故事,成为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疑难重症救治能力提升的缩影。这样的故事,正在武陵山区不断上演。新化、邵阳乃至贵州的患者也慕名前来总医院看病就医。
76岁的龙爷爷因重度骨关节炎卧床多年,在总医院接受湘雅专家汪龙主刀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以前要跑长沙,现在专家就在家门口!”术后第三天,他就能借助助行器下地行走。2024年,总医院髋关节置换手术平均住院日缩短至17.72天,膝关节置换手术平均住院日缩短至14.71天。怀化多山区,骨关节病人多,这一连串的变化给他们带来希望。
一年来,“湘雅品牌”“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品牌”已深入人心。帮扶成果惠及武陵山区的城市乡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了苗寨、侗寨里。
由湘雅医院与总医院联合承办的“U医公益行”百年湘雅·怀化站大型公益活动,使怀化十三个县市泌尿外科同仁能够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活动当天完成了完成19台高难度、高质量的手术,包括国产3D腹腔镜下保功能前列腺癌治疗术、经尿道蓝激光前列腺气化切除术等怀化市首例手术,对200余名患者进行了免费义诊。
“U医公益行”
湘雅医院、湖医总院博士专家团联合巡诊走进贵州
湘雅医院团队还深入贵州三穗县医共体总医院、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洪江市人民医院、溆浦县第三人民医院、洪江市洗马乡卫生院、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芷江县、沅陵县等医疗机构,开展授课、指导、科普、义诊活动30余次,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诊疗能力,惠及百姓5000余名。
“三院连心侗乡行,义诊医暖民族情”大型活动
总医院院长文建平表示,让优质资源真正沉下去,才能托起基层百姓的健康希望。
一年帮扶,百年传承。如今,随着第二批帮扶团队即将进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与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的“双向奔赴”将续写佳话。双方都有着美好愿景:通过三年帮扶,把湘雅经验与本土特色结合起来,把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建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医疗中心,更好地守护怀化及五省接边地区人民的健康福祉。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