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生物在哪里|崀山“朱鹮夫妇”成功孵化第三代,刷新中南地区纪录

曾冠霖   三湘都市报   2025-04-15 16:29:36

​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通讯员 李建钢 郑秉武)4月15日,记者从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新宁崀山片区了解到,一对野化放飞的朱鹮“夫妇”成功孵化出了今年首只幼鸟,这是我国中南地区首只自然繁育的第三代朱鹮,为重建长江中下游朱鹮种群奠定了重要基础。

4月10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新宁崀山片区朱鹮宝宝出生。  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这只朱鹮幼鸟出生于崀山片区一株枝叶稀疏、视野开阔的高大松树上,由编号为“08G”的雄鸟与“19G”的雌鸟共同孵育。今年3月16日,雌鸟陆续产下3枚卵。在为期数十天的孵化期间,两只成鸟分工明确,轮流孵蛋、搭巢、捕食。工作人员则通过远程监控设备对整个过程进行24小时实时观测,并定期投放泥鳅等食物,保障朱鹮顺利哺育后代。

“4月10日清晨7点左右,我们监测到今年首只朱鹮宝宝成功破壳。”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崀山片区石田朱鹮监测点饲养员刘叙勇介绍,“前三天是幼鸟的关键期,目前幼鸟状态良好,进食积极,体温稳定。”

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朱鹮数量一度锐减至仅剩7只。随着多地持续推进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截至2023年,全球朱鹮数量已恢复至1万多只。但长期近亲繁殖也带来了野外适应能力下降等新挑战。为此,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自2022年起,在崀山片区分批引入24只朱鹮开展野化实验,目前已自然繁育幼鸟10只。

“第三代幼鸟的成功孵化,意味着全球纬度最低的朱鹮野外种群已基本形成,也印证了崀山优良生态环境的适宜性。”刘叙勇表示。

为更好地保护朱鹮,崀山片区建设了临时野化鸟笼和配套设施,并为每只朱鹮配备卫星追踪器,记录其觅食、夜宿、繁殖等行为。同时,当地还建立起涵盖县、乡镇、景区、村的四级保护网络,每个村设有监测信息员,配合护林员进行日常巡护与保护。

“现在,每座山有护林员,每个村有监测员,村民们也都成了自觉的‘护鸟人’。”刘叙勇笑着说,“朱鹮是国宝,是吉祥鸟,人人都爱护它。”

责编:宋科铖

一审:曾冠霖

二审:丁鹏志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