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吉首:“四大举措” 奋力打造四省边区政务服务标杆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6 20:38:43

近年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重点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园区赋权、政务公开、清廉大厅建设等工作任务,强化措施,推陈出新,全市政务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吉首市2024年年度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指标考核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这是2021年以来第三次获得此荣誉。

聚焦重点审改事项,政务改革成效不断彰显。

全面推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有效推进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年度任务落地落实,大力构建“三下三提三服务”工作格局,推行“专区、专窗、专人、专评、专督”工作模式,在该市政务中心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和专窗,并将“帮办代办”“政务公开”等特色服务融入“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体系,实现了“一窗办多事”,有效增强了政务服务实效。2024年7月,全州首例高效办成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在吉首政务中心成功上线。目前全市已完成新生入学等16件“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的上线运行,累计产生办件1.9万余件。吉首“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典型做法在学习强国、新湖南等媒体上进行刊发。扎实推进数字政务提质增效惠民工程。以新政务大厅搬迁为契机,着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在“湘易办”APP上推出在线预约取号功能,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1130项政务服务事项的预约取号、查看排队情况等,实现了政务服务智能导办和预约排号一体化,截至目前,线上取号办件3246件。网上预约挂号经验做法被省政务局作为“湖南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案例”上报至国家数据局。不断推行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为规范公平竞争,按照中介机构零门槛入驻的原则,成功入驻中介机构114家、委托人158家,发布采购公告341次,成交金额587万余元。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中介超市的知晓率、使用率,创新性地在政务中心设置了“中介超市实体店”,目前有5家企业入驻,公平开放、竞争有序、诚实守信、执业规范的中介服务市场逐步完善。全面深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模式创新。开展涉企经营告知承诺和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涉及公安、市场监管、应急等10余个部门,事项71项,其中证明事项52项、涉企经营事项19项,形成《涉企经营告知承诺和证明事项清单》(2024年版),同步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布,赢得经营主体广泛赞誉。持续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在报建环节全面落实上门服务工作制度,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改革平台,将工改一二三阶段统合成一个报建阶段,减少时长34个工作日。成立项目验收处置专班,先行对社会投资项目开展统一指导,并联审批134起,多图联审审批49件,联合验收完成24件,大汉新城、湘泉世纪领域、碧桂园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竣工验收,工程审批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聚焦推进“一网通办”,政务行政效能不断增强。

“一网通办”系统应用全面展开。对标上级部署要求,组织30个市直部门和12个乡镇街道对接“一网通办”平台权限事项,全面完成了事项认领和配置,事项清单和权责清单填报发布率均为100%,可办事项6684项,网上可办事项6628项,全程网办事项4600项,网办率99.16%,全程网办率75.12%,达到上级考核目标。同时组织市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运行测试。目前“一网通办”系统产生办件1470件,年度政务服务平台共产生办件233350件。强化线上行政效能监管。充分利用湖南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开展行政效能监管,每日线上调度情况4次,向办件单位发布预警信息,促进行政效能提升。截至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产生办件233350件,办结率100%,产生好差评数据96713个,办件评价率98.52%,好评率100%;采集证照印模37个,录入电子证照78种,电子证照数据汇聚4235条、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场景13个,红黄牌得到有效跟踪处置。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 2024 年数据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2次组织召开全市政务公开培训会、推进会,每月均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全市各政务新媒体中跟踪信息更新情况,及时更新、解读、公开重大信息。全市信息公开渠道、制度建设情况、重点领域公开、年度公开信息年报等专栏均建设完成,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1700余条,办理政务公开申请38件。有效畅通12345政府热线。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投诉意见箱、“办不好件”反映窗口、投诉处理窗口三个渠道,方便办事群众当面或电话咨询建议、表达诉求、反映情况。一年来,“办不好件”窗口待群众1170人次,解决企业反映疑难问题5个,1—7月(7月后移交社会工作部)12345热线办理工单4928件,交办部门处置4928件,处置率达100%,省长信箱、中国政府网涉湘留言、湘易办等渠道接工单125件,交办部门处置125件,处置率达100%。

聚焦赋权改革,“园区事园区办”活力不断激发。

因地制宜完善窗口配置。6月30日前,吉首经开区政务大厅工改各窗口(1—4阶段、自来水报装合计5个窗口)整体搬迁至新政务服务大厅,园区工改窗口不在保留,各项目建设审批事项根据赋权情况办理。及时调整赋权事项。为助推园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一件事一次办”,及时调整事项目录,赋权事项由18个部门160项缩减至由16个部门107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直接赋权24项、委托行使19项、服务前移56项、审批直报8项,部门协调更加顺畅。全力提供帮代办服务。根据工作实际,调整吉首经开区政务大厅税务、人社和生态环境等服务前移事项窗口,整合设立物业管理、2个“帮代办”综窗、企业开办综窗和潇湘要素大市场5个窗口。对可以赋权到位,能在园区直接办理的,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理;对不能在园区办理的,建立闭环审批运行机制,由园区“帮代办”人员提供帮办服务,责任部门设立业务首席员对接办理,建立帮代办队伍36人。2024年完成办件700件。

聚焦数智大厅建设,政务服务提档不断提升。

新政务大厅启用运行。2024年7月,新政务大厅完成改造启用运行,规划建设“8+2”10个服务专区:24小时自助服务、社会事务、公安交警、工程建设(水电气网)、公共服务、办税服务、商事登记、婚姻登记等8大业务专区,进驻部门47个,设置窗口125个,进驻事项1130项,做到“应进尽进”。开发建设了语音叫号、业务查询、数据处理、智能服务等网络服务系统,政务数智化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设立要素市场及实体中介超市,对接入住行业中介30家,咨询公证、代理记账、企业注册、金融服务、政策宣传等要素服务进一步完善。结合市纪委监委“群腐”整治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行窗口预约延时特色服务,出台《吉首市政务服务中心预约延时服务工作方案(试行)》办法,形成窗口预约延时服务事项清单共64项,自7月份试运行以来,共开展预约延时服务519人次。加强窗口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行“1133”模式,通过“日常巡查+视频监控”的方式,每天开展不少于2次不定时巡视督查,下发通报17份。同时,梳理大厅各窗口业务需使用手机处理的事项,形成明细清单37项,进行规范备案。完善大厅管理制度,推行领导坐班制、窗口人员召回等制度。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开展“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比拼”活动,推进“一事一评”,办事群众可根据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时限、业务熟练程度等总体服务情况进行评价,中心管理人员每天对评价情况进行督查回访,落实整改措施,做到“有评必有件、差评必处置”,实现每例“差评”核实到位、整改到位、反馈到位。积极开展数字化直播。紧扣企业、群众在招聘和就业方面的痛点、堵点、难点,在全州率先推出“入企探岗·职等你来”系列直播,让直播间走进企业,走进群众,实现招聘就业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2024年来共开展“入企探岗·职等你来”直播4期,累计观看人数18000人次,互动留言700余条,直播后企业收到求职咨询电话、现场咨询400余条,解决企业40余岗位的用工问题。(通讯员 张志辉)

责编:袁欣

一审:朱蓉

二审:袁欣

三审:龚化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