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1 16:02:51
4月中旬,湖南日报社、湖北日报社联合启动荆岳芦苇保护利用主题采访活动。记者走进湖北石首市洲滩,连片芦苇随风起伏,形成“绿色海洋”。石首市洲滩管护中心党委委员李远东现场向记者科普芦苇与南荻的生态特性及经济价值,展现当地在湿地保护与产业转型中的创新实践。
“日常我们所见的芦苇,可能是南荻。芦苇和南荻同属禾本科,芦苇茎秆中空、叶片较宽,而南荻茎实心、叶片较窄。”李远东手持两种植物详细讲解。南荻幼苗可以食用,木质素含量高,是良好的造纸原材料,发达的根系能深入土层2米,同时,具有更强的固土保水能力,是长江岸线生态屏障的重要构成。
石首市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结合部,长江横贯东西,蜿蜒曲折流经石首90余公里,洲滩芦苇资源丰富。2018年实施长江大保护之后,长江及洞庭湖区以芦苇为原材料的中小造纸企业全面关停,芦苇作为造纸原材料,失去原有经济价值,每年还要投入资金进行收割处理,由原来的“财富”变为“包袱”。
石首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恢复发展芦苇产业,以芦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依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引进仙鹤、首鼎、泰禾源等芦苇深加工企业,逐步形成特色荻笋农产品加工、特种纸、生物炼制提取基础化工原料等产业,预计每年可消纳芦苇20万吨,真正实现芦苇全生命周期综合循环利用,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
策划:陈力峰 王丙全 姜鸿丽 徐典波
摄制:周磊 黄阳娇 郝继华
联合出品:湖南日报社 湖北日报社 岳阳县融媒体中心 石首市融媒体中心
责编:周磊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