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 范远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4 06:38:14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24日05版
继茶颜悦色、文和友之后,长沙新消费涌现又一网红现象——
去长沙老茶馆吃茶,吃的究竟是什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新
“呷杯么子茶?”
“一杯茉莉花茶,一碟瓜子,再来份紫苏梅子姜。”
4月23日清晨6时30分,长沙市东茅街的青石板上还残留着夜雨的痕迹,东茅街茶馆已开门迎客。
这家由旧厂房改造的茶馆单日接待量最高达1.5万人次,多次登上热搜榜单,成为继茶颜悦色、文和友之后,长沙文旅消费市场又一标志性打卡点。
长沙东茅街茶馆,顾客在店内消费。
火爆出圈的何止东茅街茶馆?从开福区苏托垸到芙蓉区马坡岭,长沙多家老茶馆持续圈粉,日均客流量逾千人次,在社交平台掀起“到长沙吃茶去”的打卡潮。
当新消费浪潮撞上千年茶脉,老茶馆如何在流量时代迸发生命力,在烟火升腾中烹煮新意,在传承与创新间找到支点?
暮春时节,记者走进长沙老茶馆探寻密码。
一、热浪奔涌:老茶馆“泡”出新消费
清早,72岁的康伟拄着拐杖、提着鸟笼,缓缓走进长沙市东茅街茶馆。
这里,开业7个月来日均客流量近1万人次。
步入院内,浓荫匝地。游客们在还原工厂“努力向前”的红底标语墙前拍照留念。穿过门廊,开敞的厅堂里烟火气扑面而来:斑驳墙面上,吊扇悠悠转动,过去年代的标语和图片,诉说着旧时故事。老少茶客们或围桌品茶闲谈,或举着手机捕捉怀旧瞬间。
康伟将鸟笼轻搁在斑驳木桌上,捧着平底大瓷杯轻抿茉莉花茶,感慨道:“这味道,这环境,跟50年前太像啦!”
为重现老长沙茶肆风貌,东茅街茶馆团队在项目启动前拜访长沙地方志编纂专家,深入街巷走访数十位老茶客,走遍湖南乡野搜集石臼、旧桌凳、老招牌,甚至按史料记载复刻了《芙蓉区街巷志》中的“自觉庵”牌楼,恢复了长沙烟熏茶、老长沙沱茶、笋子肉包、肉丝粉、老长沙油饼等特色餐食,让长沙老茶馆文化生动再现。
“不少顾客拖着行李箱来打卡,引发社交媒体传播热潮。”东茅街茶馆执行主理人黄聪锐站在梧桐树下,望着穿堂而过的人流,笑着说:“最火时一天卖出3000多杯茶,客流达1.5万人次,外地游客占六成以上,一座难求。”
东茅街茶馆采用“258”定价法(2元葱油粑粑、5元花生瓜子、8元茶饮),加上全时段供应的粉面,让顾客能从清晨待到日暮,吸引了一大批“老长沙”粉丝。
往北18公里之外,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畔苏托垸的蔡二茶馆,青砖黛瓦间,茶座错落,茶香袅袅,古韵十足。
茶客们边吃点心边看花鼓戏,怡然自得。
“今天客流如何?”记者询问。
画家出身的茶馆负责人蔡颖强朝记者扬起手掌:“500个座位都坐满了!”
长沙蔡二茶馆,顾客在店内消费。
蔡二茶馆大规模复原了长沙市井文化。蔡颖强受成都、重庆老茶馆启发,耗时数年,将自家老宅及周边数亩地改造成沉浸式茶空间。自2023年12月开业至今,日均接待量稳定在400人次左右,周末可达1000多人次。
馆内陈列着老门窗、八仙桌、黄包车、老井台等上百件老物件,将民国时期长沙城茶馆的部分场景植入,重现当年长沙茶馆风貌。
茶品除了富硒绿茶、茉莉花茶等,还有甜酒冲蛋、猪血丸子等小吃,以及花鼓戏、长沙弹词等表演。
“这里既是营业场所,也是展馆,还是长沙童谣传承空间。”蔡颖强说,年轻客群占比达三分之二,他们在此体验市井烟火。
新中式茶馆热度大增,吸引众多创业者涌入。
长沙马王堆老茶馆,顾客在店内消费。
在长沙芙蓉区马坡岭,“00后”大学生李瀚堃凭着“现代人需要怀旧空间”的直觉,赶上了茶馆经济风口。他和朋友将闲置的汽车电器厂厂房改造成马王堆老茶馆,从成都等地购买了门窗桌椅等老物件。今年3月开业前,他还在担心客流,没想到运营后日均客流量突破2000人次,单日营收最高达4万元。
长沙马王堆老茶馆,顾客在店内消费。
截至目前,社交平台上“长沙茶馆吃茶”话题浏览量达403万次。长沙老茶馆正以“老传统+新元素”的思路,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
二、风潮溯源:千年茶脉的当代回响
长沙人嗜茶,刻在历史年轮里。
文史专家、湖南文史馆馆员陈先枢翻开与友人合著的《中国茶全书·湖南长沙卷》介绍,长沙茶馆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宋代时,长沙茶肆遍布街巷。清末民初,长沙作为湖南茶叶集散中心与全国重要茶市,茶馆业兴盛,“一去二三里,茶园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品茶”的场景随处可见,享有“江南茶馆”美誉。1906年,长沙登记在册茶馆200多家,五芳斋、徐松泉、祥华斋、德园等茶馆颇具盛名。
据记载,当时茶资每壶3分至1角,早市热闹,充满市井烟火气。
“长沙茶馆向来是市井文化培育的重要场所。”陈先枢指出,因战乱频繁,长沙虽未积淀出文人雅士的茶寮“雅趣”,却催生出花鼓戏、长沙弹词、方言相声等本土草根艺术。他认为,有别于杭州茶馆的雅致、上海茶馆的静谧、潮汕茶馆的韵味、成渝茶馆的技艺,长沙茶馆是市井文化的发源地,长沙方言、俗语在此交融,充满烟火趣味。
长沙蔡二茶馆,顾客在店内消费。
“长沙茶馆经济的火爆,本质是新消费趋势与城市文化基因共振的结果。”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傅沂分析,长沙老茶馆满足了全年龄段消费群体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需求,更注重文化场景营造,可以说是运用体验式消费重构了价值链条,社交消费扩大了传播影响。
在傅沂看来,长沙茶馆通过文化场景复原、科技赋能体验、疗愈经济延伸等方式,将饮茶从单一消费行为转变为多维体验。他观察到,长沙老茶馆推动了商业模式的重构。茶馆与餐饮、文创、演出等产业相融合,采用“茶+小吃+非遗展演”的模式,延长了用户的停留时间,实现了从卖茶到卖场景的转变。“这种模式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还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了本地农产品、文创设计、文旅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消费生态圈,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从唐代的茶肆到现在的文旅打卡地,长沙老茶馆既承载着历史,也展现着当下。
三、破局之路:在挑战中磨砺慢功夫
热潮之下,挑战接踵而至。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茶馆存在老物件堆砌、文化挖掘不足的现象。一位茶客坦言:“相似的布局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此外,数百万的装修投入与人均十几元的客单价形成反差,“慢节奏”业态导致翻台率低,运营成本高。部分茶馆过度依赖短视频流量,一旦热度退去,可能面临客流骤减。对比成都成熟的茶馆生态,长沙本地消费习惯尚未稳固,天气变化对客流影响也比较显著。
面对挑战,长沙茶馆人正以务实姿态破局。
“这不是赚快钱的生意,需要坚持长期主义。”黄聪锐坦言,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东茅街茶馆总投资近千万元,按10年周期规划发展,光回本至少需要2至3年。他指着东茅街茶馆的门联说,“莫说何事且吃茶去,闲话家常便入禅来”,既是劝客宽心,也是提醒自己,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更需慢功夫打理。
在黄聪锐看来,东茅街茶馆的母公司是一家文旅企业,跳出了单一的餐饮依赖,持续推进产品、场景、业态组合及文化内容的迭代创新,比如推出“五行茶礼”和键盘帽等零售和文创产品。此外,茶馆抓住与热门游戏场景相似的契机,跨界联动邀请动漫角色扮演者拍摄素材,单条视频实现亿次曝光。
马王堆老茶馆
而面对蜂拥而至的顾客,马王堆老茶馆负责人李瀚堃紧急从老旧市场搜罗桌椅以扩充容量。他坦言,创业之路充满挑战:从选址、装修到开业前夜突击学习线上运营,都是边学边干。如今,运营与盈利模式仍在摸索,“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他表示,会深耕传统器物陈列与演出内容,完善文化体验,剩下的交给时间验证。
顾客在长沙蔡二茶馆打卡。
蔡二茶馆负责人蔡颖强则主张“传统与创新兼容”:“年轻人爱喝咖啡,茶馆里也能提供创意特调,让不同年龄层都能找到归属感。”他相信,当茶馆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自然能留住客流。
谈及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从业者普遍持开放态度。“当每个茶馆都能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整个业态就能更好发展。”
四、长红之道:文化深耕与业态创新
天眼查数据显示,全国现存茶馆相关企业13.37万家,近一年新增1.3万家。长沙老茶馆如何在竞争中乘势而上,实现从“网红”变“长红”?
眼下,东茅街茶馆团队正筹备走出长沙。“下一站可能叫‘某某街茶馆’,但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黄聪锐深知,茶馆的经营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挖掘当地方志文化和在地化。“到每座城市落地之前,都需要重新调研地方志、访谈原住民、挖掘饮食民俗,这种‘一城一策’的笨功夫,恰是老茶馆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东茅街茶馆
面对新消费群体崛起,传统茶馆正经历业态裂变。陈先枢建议,要做到“怀旧与前卫的统一”,在传统形式茶馆中植入现代消费模式;坚持“欲取之先必予之”的服务哲学,推行薄利多销策略;运用消费心理学优化体验,建立诚信经营体系;回归传统茶文化本质,同时融入自然生态理念。
“未来茶馆头部品牌通过连锁化、资本运作抢占市场份额,而小众品牌突围,聚焦细分市场,茶馆市场会整合加速,差异化竞争加剧。”傅沂建议,新入局者需在差异化定位、流量运营、成本控制三者间找到平衡,同时注重长期价值而非短期爆红,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傅沂认为,要深挖文化IP,打造差异化场景,结合长沙本土文化设计空间,增强品牌辨识度,避免消费疲劳和同质化竞争;同时,实现多种业态融合,覆盖早餐、下午茶、夜宵等多时段需求,延长消费时段;另外,拥抱数字化与私域流量,搭建线上商城,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
行业生态的顶层设计同样关键。傅沂建议,政府部门将茶馆经济纳入长沙“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体系,推动“茶+”产业融合。同时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服务标准,建立从产品研发到场景设计的规范框架。完善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市场主导的协同机制,为茶馆经济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暮色中的老茶馆渐次亮起灯笼,茶客们仍闲坐在斑驳的墙下细品时光。当历史的茶香融入当下,传统茶杯盛载新味,长沙老茶馆正熬煮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滋味。
(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远志 摄)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