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卓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6 20:54:24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2025年一季度,湖南省工业经济交出一份亮眼答卷: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接近八成。
牢记嘱托,湖南持续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以重点产业链倍增计划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工业经济在稳增长中显韧性,在调结构中蓄动能。
(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图源三一重卡)
优势产业顶得住
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内,上百台蓝色涂装的新能源重卡一字排开。去年年初,三一集团宣布不再进行燃油车生产研发,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完全放弃油车业务的企业。
“转型,我们不给自己留退路。”三一集团电动自卸车总经理黄志说,新能源浪潮奔涌而来,放弃油车的阵痛是一时的,但可以把所有资源投入新能源业务,迎接更大的市场。
据介绍,三一集团已累计投入资金超300亿元,用于开发电池、电机、新能源专用车桥等核心零部件,目前初步实现新能源产业链的生产与自研一体化,产品性能与稳定性行业领先。2024年,三一新能源重卡销售1.4万多台,同比增长166%。
这样的转型在湖南并非个例。近年来,我省传统产业抢抓机遇,频频上演“大象转身”,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对全省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30.1%。
值得一提的是,1-2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4.41万辆,跃升至全国第4位。
(4月25日,中国航发南方向广州地月轨道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交付首批2台涡桨-6发动机。谢卓芳 摄)
创新驱动攀高端
4月25日,中国航发南方向广州地月轨道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交付首批2台涡桨-6发动机,将配装8至10吨级无人货运飞机。“坚持科技创新,我们的产品有绝对的竞争力。”中国航发南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未来5年,中国航发南方将向该合作企业交付约200台涡桨-6发动机,满足无人货运飞机研发制造市场需求。
在长沙河西,天仪研究院的卫星总装车间里,工程师们正在调试一颗遥感卫星。“从设计到发射,周期压缩至6个月,成本降低60%。”天仪CEO杨峰介绍,今年以来,该企业已成功发射3颗商业卫星。
这是我省产业高端化的缩影。今年以来,湖南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带动高技术产业快速成长。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比规模工业快4.7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55.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5.9%。
智能化、绿色化产品蓬勃兴起。一季度,规模工业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7.9%,服务机器人增长61.5%,光电子器件增长52.7%,传感器增长43.7%。
效益向好信心足
4月20日,在长沙雨花经开区的湖南晓光汽车模具公司车间,热浪裹挟着金属气息迎面扑来。“订单不愁,比亚迪、宝马、奔驰都是我们的客户。”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专为新能源汽车研发轻量化模具,重量减轻,强度提升,多款还未上市的新车型都将用到公司模具。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再次回到50%以上的扩张区间;同时,3月新订单指数为53%,较上月上升4个百分点。这表明,制造业市场预期改善,供需两端同步回暖。
湖南的情况同样可观,企业营收效益齐增长。1-2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比去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行业增长面为74.4%。规模工业企业盈利延续去年以来的向好势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7%;每百元营业收入中费用为9.9元,同比减少0.5元;总资产周转天数、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01.6天和17.2天,同比减少7.1天和0.5天。
省统计局对4077家规模工业企业问卷调查,大部分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调查结果显示,96.3%的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41.4%的企业对下季度发展持乐观态度。
省工信厅副厅长毛六平介绍,将常态化开展“送解优”行动,紧盯重点链群和细分领域,精准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等对接工作,协调解决一批行业共性问题和企业现实困难,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责编:孟姣燕
一审:孟姣燕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