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8 18:06:50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周顺 通讯员 赵思佳 郭晶
在湖南省康复医院康复诊疗中心,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一条充满未来感的康复走廊里。
59岁的张女士正专注地盯着眼前的机械臂,她的右手被包裹在黑色外骨骼中,随着屏幕提示缓慢练习“煎鸡蛋”。抓握鸡蛋、旋转手臂、把鸡蛋放锅里……半分钟时间内,张女士成功“完成”了“煎蛋”过程。9个月前,脑卒中让这位家庭妇女右侧肢体完全瘫痪,如今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她的手指已能完成基础抓握动作。
湖南省康复医院康复诊疗中心主任朱志春介绍,上肢康复机器人是一款智能化康复设备,专门针对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主要适用的疾病有脑卒中、脑血管畸形、严重脑外伤;以及手术后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导致上肢功能障碍。上肢康复机器人采用计算机虚拟以及沉浸式视听技术,结合康复医学理论,实时模拟人体上肢运动规律,患者可以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完成单关节或多关节康复训练。
记者发现,该康复系统的界面上显示了一维、二维、三维及特色中医疗法四个菜单,点击进去像是一个游戏菜单。“与以往枯燥的康复训练不同,这台康复设备将任务导向型训练与情景反馈相结合,极大增加了患者的积极性,让康复训练更有趣,对患者很有吸引力,也能为他们建立重返家庭的信心,效果更显著。”朱志春表示,临床数据显示,80%的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经过3个月系统康复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升。
“张姐的抓握功能和上肢活动范围较以前有明显改善。”一旁的康复治疗师介绍,这套上肢康复系统,能够对患者的上肢功能进行全面、精准的评估,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运动协调性等。“传统康复依赖治疗师手动辅助,现在机器人能精准捕捉关节活动。我们会定期分析患者的训练数据和评估情况,好制定下一步的康复方案。”
在中心的另一隅,记者看到28岁的赵某正在用踝关节“打”一个类似“超级玛丽”的闯关游戏。伴随他每一次抬动踝关节,屏幕里的卡通形象就会跳起来夺分。因意外导致下肢运动能力受损的他,通过机器人辅助的踝泵运动与抗阻训练,肌群被激活,关节功能大幅改善。
“以前觉得康复是折磨,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打游戏’!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就能够独立完成更多的日常活动,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赵某结束训练后拍了拍康复设备,如同对待老友般低语:“明天咱们再破个记录吧。”
在这个科技与温情交融的空间里,每一次细微的进步都在重写着生命的可能。朱志春说:“康复的意义,在于让每个人找回生命的尊严。”
【往期链接】
责编:周顺
一审:周阳乐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